“提前招生”、“跨片招生”、“掐尖招生”是民办初中提高“教育质量”惯用的手段,虽然早已为有识之士所诟病,但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无法(或无能)根治。如今一些公办初中也纷纷打着“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特色学校”、“实验学校”等旗号,与民办学校展开了优秀生源争夺战,严重扰乱国家的招生秩序,违反了“公平教育”的原则。
第一,提前“掐尖”。按规定“民办不择优公办不择校”。现在不但民办学校不按“规矩”出牌,提前“掐尖”,而且公办学校也置国家的招生政策而不顾,提前“掐尖”。“免试掐尖”在元旦节前后,招生人员深入到各个优质小学,以金钱为诱饵,向小学相关人员索取优秀学生名单及家长信息,提前一个学期就与家长签订入学协议书,并收取入学保证金。“考试掐尖”在三月底左右,采取自主报名与老师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招生学校秘密组织考试、考察、面试等违规手段,选取优秀生源。初中招生应该按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才能开展,而民办初中和部分“重点扶持”的公办初中在4月底就结束了招生工作。
第二,跨片选拔。在义务制教育阶段,为体现教育“公平”,公办初中实行“就近免试〞入学的方式;民办初中实行“自愿报名微机派位”的方式入学。目前大部分民办初中的生源基本上是跨片选拔来的“优秀生源”,通过“微机派位”录取的“普通学生”微乎其微;一些由主管部门“重点扶持”的公办初中,也千方百计地缩小“服务区”范围,拒绝招收“近在咫尺”的普通生源,目的是想在更大的范围内(全市),通过“考试”、“推荐”、“面试”等手段,选拔优秀生源。
第三,委托选拔。众所周知,任何初级中学都不得举行与招生挂钩的考试,测试、面试、培训、学科竞赛。于是民办初中以及一些“重点扶持”公办初中与民办培训机构沆瀣一气,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助纣为虐,动员小学毕业生到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考试、测试、学科竞赛,实际上是为某些初级中学选拔优秀生源。民办培训机构从中获取学生的报名费、考试费、培训费,招生学校获取优秀生源,小学班主任获得推荐费。
为此建议:
其一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教育主管部门是招生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招生政策监督者,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决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默许一些学校违规招生。对任何学校违规招来的学生应不予注册,对扰乱招生秩序的学校要依法惩处,并减少该校来年的招生计划。
其二各级纪委要加强监督。各级纪委要改变工作方式,要把群众身边最关心的招生问题放在心上,对买卖生源的行为要依法打击,对不按计划招生、扰乱招生秩序的学校实行“问责制”,追究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另外,对实名举报的案件要查,对匿名举报的案件也要深入底层,弄清真象,让违规招生行为无处逃遁。
其三各类学校要履行责任。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校都要依法依归办学,自觉执行“公平教育”的原则。民办学校不能一味迎合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更不能唯利是图,扰乱国家的招生秩序,要讲社会责任;公办学校要有“国家队”的风范,要有担当意识,不能以任何理由排斥任何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