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教育| 挫折教育

家庭教育| 挫折教育

作者: 焦小糖的育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23:59 被阅读0次

记得前段时间,有一次我在做午餐,做了牛肉。

做好后,孩子不高兴地说,“我不要吃牛肉,我要吃虾!”。

我没有生气,温和地和他说,“是这样的,妈妈做虾呢,需要提前准备,要先买虾,才能做,我们今天没有买虾,现在买来不及了。如果你想吃虾的话,在妈妈做饭前你就要和妈妈说,这样妈妈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你说是不是?”

他冷静下来听我说,表示同意我的观点,然后接受了午餐无法吃虾的事实,安心地吃了牛肉。

我想起有一次去妹妹家,也是吃午饭,7岁的小外甥不高兴地说,我不要吃饭,我要吃面条,孩子奶奶正吃着饭,连忙放下筷子给孩子下面条。

后来听妹妹说,他们家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没有孩子爱吃的菜,奶奶就会再去给孩子做菜。

我听了,不是很赞同孩子奶奶的做法。我理解奶奶对孩子的爱,但爱并不是无界限的。我想,对自家孩子的爱,每一个家庭都不会少一分一毫,关键在于,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如何去爱。

有时候,爱变成了溺爱。

孩子在这份溺爱中长大,他的心理其实很脆弱,他需要有人无条件顺从他,禁受不起挫折。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思维模式里,任何人都该顺从他,以至于很难与人相处。

我们的孩子需要适当经受一些挫折,因为社会随处充满困难和挫折,而孩子迟早要进入社会。

当然,挫折并非人为制造,也无需有意制造,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比如,家里没有孩子想要吃的冰淇淋,孩子闹着要,我们需要立即带孩子去买吗?

我认为,不需要,尤其是冰淇淋并不是那么健康的食物。或许我们可以向孩子表达,“妈妈也好想吃冰淇淋啊,然后问孩子,我们家里现在有冰淇淋吗?

孩子会停下来想,然后自己得到答案——没有。

是的,因为家里没有,所以我们现在没办法立即吃到,即便你哭闹,我们也还是没有。不过,我们下次还可以买,可以买很多口味的,比如……

那现在,我们没冰淇淋吃,或许我们可以先吃一盒酸奶,你觉得呢?”

又比如,孩子想要看动画片。

“妈妈,我要看动画片!我就要看动画片!”

或许,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嗯,妈妈也好想看动画片啊!可是,动画片的时间还没到啊,真希望时间快点到来啊!那,我们在等待的时候,妈妈可以来给你读书/跟你一起玩个游戏”。

……

诸如此类,其实,经历过几次类似事件之后,孩子心里就能意识到,凡事并不尽如人意,这是正常的,但妈妈是和我一条战线的。

有时候,我们也想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不过,可能容易走向相反的极端,比如严厉和孩子说不可以,甚至骂孩子。

往往这时候,孩子觉得你不爱他,不值得信任,产生逆反心理,“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

所以,和孩子进行情感的共鸣很重要,孩子会信任你,因此得到安全感和信念。

现在,越来越觉得和孩子的对话很重要。我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会偶发性对孩子发火,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或许是因为他比较小的时候,我带起来比较累。

而现在,没那么累了,状态也相应地好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说法,我觉得很对。那就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很累,状态很差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发脾气,所以,请善待自己,休息好!

当然,还有一点,是让孩子慢慢地形成成长型思维。

这个主要是指如何看待失败。

很多孩子,包括很多成人,思维都是固定的,认为失败就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宁愿不接受挑战,以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这种思想,我害怕自己丢脸,所以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更不敢上台表演;害怕自己不会玩游戏,所以我拒绝玩任何游戏。

小的时候,我做一件事,做几次,如果都不成功,我会很生气,很难过地走开。

这种思维,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成人的不当引导造成的。我们总是习惯于夸孩子你好棒,好聪明,你要考第一名。

所以,我们的眼光只在成功,而不允许自己失败。尤其是,一路顺风顺水的优等生,真正接受到失败,往往会难以承受。

这就是为什么哈佛斯坦福这些名校的学生抑郁的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各地的佼佼者,到高手云集的哈佛斯坦福,他们面对的可能是长期的失败。

所以,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失败这件事,那我们很多的教育则大多是烂尾楼,经不起推敲。

失败,其实是我们人生的良师益友,有时候从失败中收获的远远多过成功。而这一缺席的教育,或许我们应该从小着手。

举个例子。

又是我那个小外甥,小的时候,爷爷出于疼爱,跟他下棋总爱故意让着他,孩子当然高兴。但孩子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输棋,会生气哭闹。

之所以想到这件事,是因为下午,孩子拿出象棋来跟我下,他说,“妈妈你下输的,我下赢的”。

我说,好啊。

下一局之前,他还说了同样的话。我跟他说,“现在我下赢的,你下输的”。

他表示不同意。

我和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赢,也可以输,有时候你赢有时候我赢,这很正常。我们有时候赢,有时候输,都很正常”。

孩子听了说了句,“现在你赢吧”。

其实,他不会下象棋,我也不会,我们就是在玩。或许,我跟他说的这些他还不是很明白,但我相信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孩子会很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的。

我其实不希望孩子一直成功,包括成绩,我也不希望他的成绩太好。因为,成绩好的孩子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吹捧,渐渐地会得意忘形,面对失败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打击。

相反,有时候经历一些失败,反而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更何况,人生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赛跑,跑赢别人并不值得骄傲。

或许,在平时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再试试看,等他有了起色,就可以肯定他的努力,告诉他,你是因为努力学习,学会了这项本领,你看,我们刚开始都是不会的,学一学就会了。

这样,他们能够意识到,知识是学习得到的,越学习越厉害,这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关于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是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韦德提出的,有TED演讲,还有一本书《终身成长》,推荐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 挫折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zb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