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不好首先是有天份上的差异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家一起上学,听一个老师讲课,做相同的作业,一考试就差距非常大了。特别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谁也不懂得多努力,难题一出现,有的同学一看就会,有的同学则怎么讲也未必明白。
天赋不好是不是就彻底没希望了呢?也不是的。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去回忆,有多少小学时数学佼佼者到了初高中以后就成绩平平甚至都不及格跟不上了的。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小学时数学成绩很好当然是天份不错,但是小学题简单,不用付出特别多的努力,数学天赋好的孩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高分。上了初高中以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即使天赋好的同学也要格外付出努力。
因为懒惰不肯多努力是数学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遇见了一道难题,勤奋上进的同学是誓不征服死不休!各个角度去想解题方案,即使到最后还没会,也已经把可能的道路尽可能多地试过了,一旦看到了答案,印象也会格外深刻,甚至可以达到终生不忘的效果。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克服懒惰的法宝,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懒惰的同学则会看一眼不会就到处问,或者查作业帮等软件,或者听老师讲一遍似乎明白了就得了。这都不是真会,用不了多久,再出这个题肯定还不会。看会不叫会,要自己亲自做出来,再用心琢磨解题思路,烂熟于心这才是数学难题会的标准。
去掉难题,普通小题大家产生的差距主要是在准确率上。准确率也跟性格有关,有的人从小做事精细,很少出错,特别是不容易犯重复性错误,这样的同学做题只要会的就很少错。而相反马马虎虎的性格做题也是马马虎虎的,经常错一些不该错的。这样的同学要不断地给予自己心理暗示,做事做题要认真再认真,并付诸于行动中。做一些计算题训练,五个一组或者十个一组,然后看准确率,什么时候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了,就勉强过关了,一旦过关了,就要一直保持这样的认真态度,否则还可能会有犯病的时候。一个认真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旦养成也终生受益。
总之,积极的学习态度、勤奋、认真,是数学学习克敌制胜的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