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东的《燃烧》最近放出了资源,不仅戛纳场评最高,各大公众号和影视媒体纷纷给出了精彩的文章。有的聚焦于女主的裸戏,有的聚焦于社会带来的无力感,有的试图给剧情一个合理解释。联系到社会上最近发起的一件大新闻:南京万达茂开业十天连续两人死亡,跟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现实,有一定联系。
暴力
米歇尔.福柯在他的名著《规训与惩罚》中曾经谈到,现代社会的暴力形式不如古典社会那么明显,它是柔性的,而金融资本就是那条看不见的鞭子。在电影中,全钟瑞饰演的申海美就是被这种暴力全面摧毁,毫无存在感的女人。她没有钱,没有稳定的工作,靠卡债整容和出国旅游,家人也对她失望透顶,不让她回来。她可以凭一点小小的恩惠就跟人上床,在夕阳中,那一场凄美的独舞,仿佛是对生命的告别,那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最终造成了她的失踪。
当我看到万达茂女总经理徐毓照片时,在听她家人对于她乐观坚强性格的描述,突然滋生出一种感觉,在某种程度上,她和申海美是有些类似的,虽然地位更高,收入更多。但存在感,还是被无情的剥夺了。很难想象,一个每天最早12点下班,一年没有回家,过年只和家人聚一小时的人。她的精力再充足,也很难让人相信她是真心乐观。再照片上,我可以阅读出一种疲劳感,仿佛是生命力耗尽的空壳。房地产公司有时候是很忙,但真的没有那么忙,大多数时间需要伪装。从徐总死亡后,万达对急于撇清的态度,吊唁会无人出席,强调与公司无关,不肯给出任何解释。徐毓给人的感觉,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感,被彻底的剥夺,让位于一个卡夫卡城堡式的阴森实体,万达茂。它也是影片中的卡债,旅游和整容。
迷
迷,或者迷宫,也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从卡夫卡的城堡,到诺兰的盗梦空间,再到小诺兰的西部世界,用迷宫的线索引导了电影,电视文本的发展。
燃烧中的迷,来自于申海美失踪以后,刘
亚仁饰演的李宗秀对她的寻找,联想到斯蒂芬元扮演的富二代本之前的总总行为,以及在他家找到的女式腕表和猫。李宗秀终于起了杀心,他把本约到郊外刺死并放火焚烧。
我比较同意知乎里一个高票后回答,其实李宗秀最终并不能确认本一定杀了申海美,她也可能是真的躲卡债去了,但是他的种种压抑,犯罪且性格强硬的父亲,遗弃他还跟他要钱的母亲,贫穷的家庭,明明有喜欢的人但性生活只能靠手的压抑,最终强化了他对本的仇视,让他相信证据的存在。
徐毓一去世,网上的评论,大多是集中在大企业制度的残酷以及个人在职场的心理成熟力上,大多数人没有往其他方面想。但是随着6月10日万达茂暖通工人贾某的尸体被发现。网上的大多数论调都转向了阴谋论,认为短时间发生如此密集的死亡事件,肯定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加上万达暧昧的态度,更不得不让人怀疑事件背后的可怕。
这起真实的事件,已经成为现代性暴力的一个迷宫结构,两起连续死亡,就像影片中的女士腕表和那只叫boil的猫,形成大众心中的两个证据。万达就是本,多金,国际和冷漠。
但我们现在是干不死本的,估计这起事件,也无法在万达影业立项发展成一部恐怖片。就像燃烧里对中国男人的描述,他们还处于对女人比较好的历史阶段。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204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