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梦楼缘缘堂
昨天其实背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但是书上的版本是完整版。他只背节选的前四句,我也没强迫他背。只是听了两遍。
今天主动后面四句,还问我“萋萋满别情”是什么?我说朋友要走了,白居易很舍不得。
没想到这个小崽子说,是不是就是你们送我去上学,我舍不得的意思。说完还真的红了眼眶,留下了眼泪。
最后背完还说可不可以加一句?于是这首诗后面又多了一句:哭哭不要走。
之前就分享过沐沐护住大树的小故事,他对万事万物都有天然的同理心。不过他也会拍死蚊子[破涕为笑]
三岁之前主要培养了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三岁之后一直到现在,真的没操什么心。
得益最多的就是读了很多故事,他知道很多人物或者动物经历了什么,读多了,自然就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把这种能力叫共情或者同理心。
皮亚杰人格发展阶段指出2-7岁儿童的最大特点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这段时间不培养共情能力,“自我中心”会一直存在。不仅影响社交,学习也会吃力。没法多角度去思考,思维就无法发散,久而久之,知识面和视野会变得狭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接触到的学生,如果他(她)情感充沛,心思细腻,学习一般不会有很大问题。即使有问题,这种学生只要找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很快就能培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