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在简书首页关注到了笔者格列柯南,在他的文章中学到不少理清思维方式的技巧与角度。感恩!
在他的文章《训练哲学思维的12件思考工具》中,列举了哲学前人丹尼尔·丹尼特《直觉泵及其思考工具》第一部分中提出的思考工具,并将哲学家的观点换了一种说法,让我们更容易记住。
1. 犯错
“过,而改之”,年轻人不要惧怕犯错误。
但注意:在自己犯错之前,得知道别人都犯了什么错。
“哲学史,实际上是记录了一大堆非常有智慧的人,翻下一大堆非常有诱惑力的错误的历史,如果你不了解它,就会注定再次犯下那些倒霉的错误。”
犯错≠不回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感想:多读历史,不怕犯错,犯错得改。
2.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个也叫:归谬法。利用对方的说法来反驳对方,从人证明对方的观点错误。
感想:当别人用扭曲的语境中驳斥你时,不要试图仍从自己的语境出发去驳倒对方,而是要顺着对方的语境,举出反例。
3.以柔克刚
首先清晰、中立地重复对方的观点;接着说明自己认同的部分;.告诉对方你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最后提出一句批评。
感想:论沟通的技巧性,先扬后抑为通用法
4.10%的精华
别浪覅时间在90%的渣渣上,去阅读最优秀的10%的作品,去欣赏最知名的10%的绘画。勿与傻瓜论长短,时间宝贵呐!
感想:要接触一个领域,就接触最好的精华。
5.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
老子称之为,大道至简。(这个我还不理解,有空要以此为主题多写一篇文)
6.半夜狗不叫
读一篇新闻报道,或是论文的时候,关键的不是写了哪些东西,而是他没有写的东西/事实。
感想:阅读时要警惕内容的局限性。
7.深入浅出
向外行人解释行内事的时候,记得不要故弄玄虚
感想:交流与学习中,少说别人听不懂的行内话,能把知识体系整理为人人都懂,那才叫本事。
8.更上一层楼。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某种观念拖着走。讨论问题的时候,要警觉自己是否被带入了一个固化的系统里、
感想:与人争论或议论时,要常常反思自己说出的观点是否带有强烈的倾向性和局限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3377/44db1095f3163ff6.png)
9.三种思维陷阱(失败的思考工具)
9.1.”与其说……不如说……“
与其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不如说它是一种深刻性安慰性符号。
这句话中的区分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是同者?
9.2.”没有人会认为……“
此种句式是在逃避自己论证的缺陷。
9.3.假想敌
作者可能会以自己阅读过很多书为理由,来论证某个观点是错的。
感想:阅读中要留意观点的缺陷。
10.”理所当然地……“
如果作者认为所有读者都不会怀疑这一点的话,他也就用不着提”当然“了。需要小心”当然“后面跟着的论证,它很可能是有缺陷的。
11.反问
思考走捷径的表现。但别人需要用反问句来来促使你举反面例子时,要当心。
12.看上去很深刻。
有些看上去很深刻的句子,其实没并没有实际意义。
感想:少读垃圾文学。特别是通篇看起来都对,但看完毫无痛苦感与刷新感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