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业思维管理
五大商业基本逻辑

五大商业基本逻辑

作者: 读行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9-25 13:33 被阅读0次

    一、流量

    流量是很多商业故事的源头,有了流量之后其他后续环节才能动起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比如,你是一个磨刀老头,你一整天走街串巷,一共遇到了10个人把你拦下来。假如说你去做快递,一天的快递工资是500块,就等于你放弃了500块的机会成本。我们拿这个成本,除以一天所能遇到的潜在客户数10个人,获得一个潜在客户的流量成本就是50元。

    换一种商业模式,开个卖鞋子的店,这个店的流量成本,该怎么来计算呢?就拿他一个月的租金,比如说10万,除以他这一个月预计有可能到店的人流,比如说5000个人,那么获得每一个潜在客户的流量成本就是20元。

    如果把所有的商业模式分析归类,可以分为两类:

    1. 拥有流量,找机会将流量变现,比如媒体、商场(铺)、平台型企业
    2. 拥有产品或者服务,想法设法把产品(服务)销售出去,比如所有制造业、农业等

    当然,有些企业同时拥有这两种模式,比如各种体育赛事,一方面要通过买票的形式出售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出售广告位的形式,让流量变现。

    对于第二种商业模式,如果把销售过程比作一条河床的话,那么流量就是从不同渠道流入河床的水源,是让商业形成闭环的源动力。

    对这类企业来说,就要想办法不断降低流量成本(每获取一个客户,为此付出的价格),才能有所成长。具体而言,要能够洞察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挖掘时代的红利,比如20年前的电商,10年前的自媒体,5年前的社群、短视频等等。

    二、倍率

    倍率,也叫定倍率,是指商品的零售价除以成本价所得的倍数。一般而言,商品的倍率都会大于1,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商品,通过成本价出售甚至免费,先获得流量,再通过其他服务赚钱。

    所有行业经过长时间积累和磨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倍率。例如:

    • 鞋服:5~10倍;
    • 化妆品:20~50倍;
    • 白酒:10~50倍;

    网易门户网站上有一个成本控栏目,商品对一些行业的成本结构进行了分析。比如这期是对飞天茅台的分析:

    一瓶飞天茅台的成本结构

    针对倍率,又可以将所有商业形态划分为两类:

    1. 倍率越高越好型,比如奢侈品、豪华汽车。对这些行业来说,不管是通过创新,还是通过营销,只要能够让消费者感到比较优势,就会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2. 倍率越低越好型,比如日用品、功能性商品。对这些行业来说,只有通过创新,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获得持续成功。

    在所有商业形态中,第二种占绝大多数,因为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平衡,而穷人永远都远远多于富人。这从全球所有大公司分布的行业可以看出,比如多年来财富500强的榜首都是沃尔玛,后面多数互联网公司、汽车公司、能源公司,而不是很多人熟知的奢侈品公司、豪华汽车公司等。

    三、价量

    根据上面所说的“倍率”逻辑,又可以引出另一个重要逻辑——价量。

    一个公司存在的前提是它可以赚钱,也就是要有利润,而利润首先由毛利决定,

    毛利 = 单价 * 销量 - 总成本 = (单价-成本)x 销量

    在上面的公式中,假定成本价恒定,那么利润就由单价销量决定。要提高利润也就只有两个方法:

    1. 提高单价;
    2. 提高销量。

    很明显,有些行业将价量之称放在了价上,比如奢侈品行业;而其他大多数行业将价量之称放在了量上,比如快消品、功能性产品等所有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

    我想,对每个创业者而言,在创业之前就要想好自己想服务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人应该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才能将成本分摊得很薄,才能形成更多的竞争力,最终才更容易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四、风险

    在商业世界里,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它们就是“风险”。

    比如最普通的商业模式:零售。商家需要先向批发商订购一批货,订货量决定商品价格,一般订货量越大,价格越低。然后,商家通过自己熟知的方式,将这些货卖出,赚取差价。如果正好卖完了,不积压库存,便没有任何损失。但如果到最后无论如何卖不完,那么这些剩下的商品就会成为自己的损失。而这就是风险——库存风险。

    为什么订货量越大,价格能够越低,就是因为商家将这种风险转嫁给了零售商,而订货量越大,转嫁的风险就越大。所以,作为“互惠互利”的条件,商家必须降低价格,给零售商更多的盈利空间。

    除此之外,风险交易最多的行业是金融。就拿大家都熟知的银行业来说,为什么它能够用极低的利息吸储,而转手就能用高几倍的利息放贷赚取利润,就是因为银行在其中作为一种中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风险管控。比如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必须由专员去调查贷款人的相关信息,然后分析,再定价,这一系列工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成本。

    所以,一定要有一双能够识别风险的慧眼,再加一套能够抵御和降低风险的有效机制,方可在商场游刃有余。

    五、规则之缝

    在商业世界的角角落落,聚光灯照不到的那些地方,活跃着一个特殊的人群,我们称之为叫套利者,也是大家所俗称的黄牛。

    黄牛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商业现象,他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去精心设计,一切商业规则的背后,都是可能有其漏洞或者是缝隙的。黄牛或者说套利者,就是靠此缝隙获利的那个人群。他们甚至是一切复杂规则的探伤器,商业世界的黑客。

    比如这种案例:

    国庆期间,某通信运营商推出充200元话费返还200元购物券的活动,于是黄牛就利用规则的漏洞,来套取利润。
    具体操作是,给黄牛200块,他给你充400块话费,凡找到来充值的人,就给代理费20块。也就是你给黄牛200块,黄牛再掏200块,给你充值400块,然后黄牛再给代理20块,即黄牛总共掏出220块,但黄牛会得到一张400块的购物卡。
    黄牛拿着400块的购物卡,去买售价400块、但进货价至少要350块的充电宝,再以320块卖给一些商店。因为比进货价都便宜,很多商店都愿意购买。
    最终,黄牛付出了220块的现金,却很快得到了320块的回报,净赚了100块钱。不要小看这100块,他通过代理的方式放大了自己的套利能力,在节假日的几天之内,可能就会净赚几十万。

    另外,在金融行业中,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一直在快速波动,虽然一种货币可能对另一种货币有所贬值,但是在经过多次兑换之后,完全有可能升值。这本质上也是在通过钻规则的缝隙,来套利。

    我们都知道,在物理学中,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存在。同样,在商业中,有规则的地方,就一定有规则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规则之缝,这些规则一方面可以让黄牛获利,另一方面,也让整个商业世界变得越来越成熟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大商业基本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kf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