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书全鉴(13)

素书全鉴(13)

作者: 长贵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16:56 被阅读0次

        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让推脱

【原典】

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

【张氏注曰】

迫于厉害之际而确然守义者,此不回也。周公不嫌于居摄,召公则有所嫌也。孔子不嫌于见南子,之路则有所嫌也。居嫌而不苟免,其唯至明乎。

【王氏点评】

避患求安,生无贤易之名;居无不便死尽孝忠之道。侍奉君王,必索尽心行政,遇患难之际,竭力亡身,宁守仁义而死也,有忠义清名。避仁义而求生,虽存其命,可以为美。故曰:有死之荣,无死之辱。

【译释】

即使被人误解猜疑,仍然义无反顾地尽自己的职责,埋头做自己该做的事。

勇于负责永远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积极进取精神。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

在职场里,那些勇于负责的人更容易得到赏识,赢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更容易获得成功。

          不做见利忘义的小人

【原典】

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张氏注曰】

俊者,峻于人也;豪者,高于人;杰者,桀于人。有德、有信、有义、有才、有明者,俊之事也。有行、有智、有信、有廉者,豪之事也。至于杰,则才行足以名之矣。然,杰胜于豪,豪胜于俊也。

【王氏点评】

名显于己,行之不公者,必有其秧;利荣于家,得之不义者,必损其身。事虽利己,理上不顺,勿得强行。财虽荣身,违碍法度,不可贪爱。贤善君子,顺理行义,仗义俦财,必不肯贪爱小利也。能行此四件,便是人士之杰也。

【译释】

见利而不把道义良知丢在一边,此人是人中豪杰。

对“利”和“义”的态度,是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道德高尚的人重义轻利,小人重利忘义。

追求丰富的物质财富,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但是我们应该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合乎道义的金钱财富,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靠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财富,会反噬自己,取得越多反噬的力度越大。

道理很浅显,现实中能真正认知的人却寥寥无几。

相关文章

  • 素书全鉴(13)

    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让推脱 【原典】 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 【张氏注曰】 迫于厉害之际而确然守义者,此不...

  • 素书全鉴

    (东篱子解译,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改变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 这本书就是《素书》,这...

  • 素书全鉴

    道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

  • 素书全鉴(4)

    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所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

  • 素书全鉴(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原典】 徳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

  • 素书全鉴(6)

    时刻践行礼的规范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张氏注曰】 礼,履也。朝夕之所...

  • 素书全鉴(5)

    以道义为准绳方可立功立世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世。 【张氏注曰】 里之所在,谓之义;...

  • 素书全鉴(11)

    要善于以古鉴今 【原典】 才足以鉴今,明足以照下,此人之后也。 【张氏注曰】 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 素书全鉴(9)

    道的修养超乎一切 【原典】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 【张氏注曰】 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

  • 素书全鉴(10)

    正道章第二 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 纵观历史,那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书全鉴(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ma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