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声沙沙,敲打着内心的迷惘。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一次次心情大好,又一次次心情低落,在高潮与低谷间轮回,反复与循环,最终,人过三十,心情归于平淡。
小时,看一集动画片就能高兴好大一会儿,爸爸买回一个零食,就能高兴一整天,带我出去玩一次就能高兴一星期,然而忧伤总是持久,比如每天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因错题而挨不完的老师的教鞭,和妈妈永远严肃的训斥的表情。除了期盼着的少之又少的高兴事,偶尔也会遇到奇异之事而惊喜。比如有时在上学路上,看到变幻无常的云朵引起我无限的遐想而激动不已。冬季的小池塘结冰,偶然得一块废弃的大块瓷砖,能在冰上滑出好远而兴奋的手舞足蹈。
进入青春期却越发容易忧伤。比如看到路边乞讨的残疾人会难过很久,看到一些残忍的事会心痛不已,看到电视剧悲剧情节会忍不住热泪盈眶,看文学作品会陷入情节的情绪当中而无法自拔,连写随笔都沾染着风花雪月之味道。懵懂的自己开始愈发多愁善感,这种淡淡的忧伤类似于"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平复忧伤,于是寄全部希望于未来,一边书写着忧伤,一边高谈阔论着辉煌灿烂的未来。
进入社会,复杂,喧嚣,快节奏,柴米油盐,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早已忘记了忧伤,没有时间忧伤。而快乐呢,快乐慢慢就变成了升职加薪的快乐,一天到晚盼着涨工资发福,灿烂辉煌的未来早就被现实打败,成为遥远的梦。"呜呼哉!鄙人一介草民而已!"接受了现实,而曾经具有的文艺青年所谓的清高,傲骨,脱俗早已抛诸脑后,沾染上泥土气息,然而却更加适应这个社会了!这个阶段,忧伤,快乐,全都荡然无存,整个状态就是两个字,麻木。
近几年,因为一些好友和书的缘故,我开始有渐渐的觉醒。现实与理想差距又如何?开始奋斗何时都不晚!抱怨和发脾气不可取,要学会管理情绪,变负能量为正能量!人的本质就是,喜悦,爱与和平,不要总是向外界索取,你自己本身就是能量的源泉!等等等等。我开始追求快乐,何为快乐?不仅仅是吃到美味,玩到开心,而是遇到了知己或磁场相同的群体,做了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体现了自我价值,并实现了自己的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现在逐渐找到了一些属于我自己的快乐和充实。当然,忧伤仍然会有,因为忧伤说明自己仍然善良,善感,内心柔软。看到悲剧美,仍然会唏嘘不已,但从忧伤中深刻理解了人性的悲哀或伟大之处,让思想为之升华。而快乐则成为我继续成长和前进的动力,为我创造更多的快乐。现在,我的世界多了忧伤,多了快乐,我的世界丰富而立体,多样而有序,用傅园慧的话说,"我对我自己挺满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