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538: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经历一次投票的洗礼,感触颇多。其实拉票的道理与教学的道理是一样的。
投票这种事虽然在社会上有关注度,但一个人不会把这条新闻看8遍。本质上,更多的还是在本单位之内的宣传投票。
平时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单兵作战。而遇到投票这种事必须是大兵团作战。有的单位是举全县之力。从县到乡到学期到校到班级,层次清晰。只有组建投票集团军才能抗衡。而且这种数据的水分也比较大,但是广撒网,终究是能捕到鱼的。
如果背后没有大单位做靠山,只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保持一定的水平。这主要靠人格魅力的支撑。
必须组织相应的机制。只是比现成的组织结构多了一个组建的过程。实际上人所处的社会人群,如果充分的发动起来,人数可达1000以上。有几个人群可以发掘,一个是亲戚群,当然包括父系和母系双方的,最好是分开建群。七大姑八大姨,拉起的人数会不少。既要有一个大群烘托出气氛,同时必须建立核心群,就像严密的上下级结构,选择合适的领导一样。比如父系结构,每一个姑家选择一个人进入核心群,负责组织一个家庭的投票。一个家庭兄弟姐妹夫妇子女,最少能有20个人来投票。七八个这样的家庭,每天能保持近200张票是有可能的。如果给予一定的大力支持。其中社会交往广泛的,手里群多的,每天有100张票也是可能的。亲戚中这样的人员还是很多的。这个只能用亲情调动,而不能强制要求,大群的气氛很重要。要找到中间力量,注意发动方法,唤醒沉寂力量,不断互动总结反馈调整。亲戚群操作的好,最少可以拿来500张票。同时必须每天反馈投票情况。但这一点往往很难做到。
另一个是家族群,居住在一个村的同姓家族。交往历史久远,也会全力以赴的投票。方法,也是建立二级群结构有一个核心群,核心群下面有一个小群。每天反馈投票情况。对于其中的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也要单独安排建群。
但这种群他都不像正规的组织机构群是强制命令性的,只能靠亲情鼓动。这个很大程度上与投票发起人的人格魅力有关系。
第3个群是发小群。没有血缘关系,这一个力度弱于亲情群和家族群。
以上三群必须有核心成员组成核心群,及时反馈投票情况,调整投票策略。而且在核心群中必须选择恰当的中坚人物。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一支三至五人组成的投票团队,不断的研究投票方法,调整投票方案。
这样的组织结构就是,
第1级投票3~5人核心团队。
第2级各种人际关系中的核心群。
第3级其他单独的小单位群。
建立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机制群不可过大,20人即可。
这种群因为平时交往密切,可以临时搭建起来。但是像学校老师群,必须利用现有的群,幸好有一个全员老师参加的群。这种群如果临时拉是拉不起来的。在这个群里采用的策略是正确的,必须有几个中坚力量不断的鼓动发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虽然里面有很多人不认识,但因为高度的一致性,也能够有效利用。
第3个是乡亲群,这一个也要中坚力量的鼓动,只利用了一个人稍显薄弱。这里面的投票显然没有老师群积极,只是保持一种相同联系,虽然关系密切,但熟识比不认识更差。其中大概只有一半的人来投票。应该在家长中多选几个中坚力量,不断地发动鼓动才会更好。乡亲群呈现明显的家族态势,应该从不同的家族中选择一个中坚力量进行鼓动。而中间力量在学校群里广泛存在。这个群没有很好的发掘出来,是一个重大失误。根本原因是临时慌乱,没有深入的思考发掘优势。实际上这件事并不难,一般只要打电话过去,都能够积极的去做。
有核心力量的进行呼应发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学校群里也表现的不好,缺少了中间力量的鼓动,效果很差。一定要对群内力量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中坚人物。
同时也要注意发动的方法,除了振臂一呼,还需要有榜样示范,榜样的树立。
对于过于沉寂的人员要多打电话联系,不能轻易放弃,就好像帮抉学校的后进生一样。
教师群运用的比较好,但是乡亲群和学校群,因为缺少了中坚力量的鼓动,力量只发掘了一半。
还有就是互动的重要性,投了票就好像一粒石子投入了湖面必须要听个响,哪怕是一个表情,也是必要的。刚开始活动不充分,导致力量激发不充分。这也是个重要的失误。
总而言之,在群内发动投票必须要做到4点,第1点是中坚力量,第2点是发动鼓动的方法,第3点多关注激发沉寂的力量,第4点积极互动。第5点不断总结反馈调整办法。
现在回头来看家族群,亲戚群,相亲群,教师群,这个力量加起来十分庞大,每天能拉来1500张票是很轻松的问题,在于发掘力量不够,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一开始就失去了信心。
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心最重要,一上来就不抱什么希望,那结果当然是很坏的,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就能发现很多很多的优势。这一点可以专立一篇文章来讲。
这个道理同教学一样,首先要树立自信的信念,相信潜力是无限的,然后才能不断的找到各种方法把潜力挖掘出来,同时在班级里也要确立中间力量,不断调整反馈,多发动,多鼓动多调动,对后进生要多关心,多鼓动多唤醒。
虽然投票这件事过去了,但及时的反馈总结,会发现更多的东西,以后在某个时候,在同类的事情上,这些经验会发挥作用。
另外投票发送的,还在于平时人际关系的维持,最起码要不为恶。否则临时投票,人们嫌弃还来不及,有谁愿意为你投上一票?这一点在教师群,相亲群,家族群,都有非常重要的表现,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这个道理。今天在这件特殊的事情上,平时很少遇的事情上,充分的验证了这一点。
这一条确实是真理,平时在平淡的生活中不易看出来,但关键时刻就能够表现的很明显。
另外也暴露出平时对于各种关系群维持的不够。人际关系的维持不仅要注意单个人物的维持,更要注意整个各种类型群体的维持。有些时候顺手而做的事情,在某个时候都会回报出来。但有些时候不注意,得罪了一个人,就是得罪了整群人。
另外对于教过的各种学生群发掘的不够,实际上找几个中坚力量的学生,每个学生带着一个小群,这个票数是非常可靠的,最起码也能拿500票。
以前总是从正反两面来看,但是实际上是做到正面还不够的,必须从更高的格局来看,更更正面的事情。实际上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