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过犹不及》作者: [美]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

《过犹不及》作者: [美]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20:23 被阅读1次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作者: [美]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 [美]约翰·汤森德(John Townsend)

内容简介:

    你的生活失控了吗?别人老是占你的便宜吗?你很难向别人说“不”吗?你因为上帝没有回应你的祷告而失望吗?人们常常专注在要有爱心、避免自私自利。却忘记自己的有限和界线。他们往往会问:“对别人设界线不是很自私吗?”,“我要怎么回答那些需要我爱心、精力、金钱帮助的人呢?”为什么设立界线会让我感到愧疚或恐惧?”“我可以在设限后仍是个有爱心的人吗?”想要有一个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确的“界线,是很重要的,它是个人产权的分界线,指出你应该为哪些东西负责。它可以定义你是什么.或者,你不是什么。

作者简介:

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他们是美国广受欢迎的讲员、知名作家与执业心理医师,并共同主持全美播出的心理咨询节目“新生命”(New Life Live),也合办讲习会、研究中心与教会训练小组。

两人毕业自同一所心理学研究院(Rose-mead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也在加州新港滩合开心理辅导诊所。他们是许多畅销书的作者,包括《过犹不及》、《为孩子立界线》、《为约会立界线》等。

精彩书评:

壹:

此书太棒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解释了人际交往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缺乏界限的结果。中国的传统教育推崇合众为一,抹煞个人自由和尊严。缺乏人际间的界限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非常推荐此书。对基督教教义的解释也很不错。

贰:

很多讲人际关系的书只是讲得表面现象,但这本书确实写出了很多人际关系问题的实质,可以看成是接近真理的书,对我帮助巨大。“设立界线是成熟过程的一大部分。除非有界线,否则我们无法真正地爱,只会因为顺服或愧疚而去爱。没有界线,我们将无法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生产力,只是忙着追随别人的脚步。心怀二意,在所行的路上没有定见。我们的目标是在建造自己个性的架构,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对自己或者他人设立界线。内心有界线的人知道如何处理外在的世界,“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

叁: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是一个喜欢逃避责任的人。

说真的,我经常自我否定一下。我很怀疑,我有没有能力,长久地爱一个人,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在我不乐意的时候。而且应该说,我不乐意的时候还挺多的。我眼高手低,又爱多想,人家说没有苦哪有甜,我偏偏要怀疑如果自以为吃了太多苦,尝到的到底是不是甜?我又心怀恐惧,我这样做到底是不是对的,会不会伤害到别人,特别是伤害到那些以为是爱我的人们。我知道,我太渺小,太脆弱,没有爱自己的人,我活不下去。

真是奇怪啊,到底什么是爱?怎么才能确定,我爱这个人,我爱做这件事情?怎么才能保证,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正确的,是有所回报的,是哪怕没有回报自己也不会后悔的,无论是现世还是回忆起来会微笑甚至会得意的?我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

我是想做一个有点狡猾但也许会被指责的浪人,还是做一个心地善良但内心对自己不太满意的好人?我该怎么样爱别人,同时让别人和我自己理解,这是爱,而不是冒犯。我们的确互相需要,所以才在一起,这是爱,而不是功利。

爱不是一味牺牲自己的蛮力,否则就会产生“我都是为了你……可是你怎么可以……”的怨气。

我还是蛮喜欢看这本《过犹不及》的,这是一本教别人设置界限的书,作者年纪不小,苦口婆心,告诉读者如何爱自己,如何保护自己,甚至如何生气……他是个心理学者,同时也是个教徒:时不时地插几句圣经来坚定自己的理念。其实圣经里的一些道理,我们古人也说过,外国人讲“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在中国就是“君子和而不同”。我一直怀疑,我们传统的理念不能犹如圣经一样流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祖宗老实,大家都知道了,说这些话的圣人也好,亚圣也好,在仕途上还是有点失败的,他们并没有当最大的官,打赢最激烈的仗,拒绝最漂亮的美女……而圣经,因为创造了仙人,所以就容易让人感觉在仙人的帮助下,可以对现世产生更大的热情和勇气。

不过无论什么方式,我都希望懂得如何才能不总是心生恐惧,如何才能举重若轻,如何才能保持对简单道理和低级趣味的了解支持,如何才能爱别人也被别人喜爱,如何才能既把握自己的生活又准备好无常的来临……这些也许不是一本书教的会我的,但有这样的一本教材,不时地鼓励下自己,心有勇气继续去爱,感觉真不坏。

肆:

就在前不久,看了一期2012职场好榜样,老板是李湘,要为她的影视公司招聘一名市场企划,有一女孩在1分钟的电梯时间里先声夺人,说自己最大的优势是性格外向,从事过多家外企的Marketing工作,手上有许多媒体资源可运用。当时李湘坦言,在8位应聘者中,这位女孩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到了情景剧环节,需要扮演一个在酒会上挖墙角的角色,这女孩却表现得非常平庸,她没有表现出任何出其不意,引人入胜的社交本领,她仅仅是走到正在谈话的两个人中间,插入她要说的话,平铺直叙毫无新意地说出该说的话。最后,李湘亲自淘汰了她。

也许是直觉,我在第1秒就觉得这女孩不应该是她所展现出的那种人,她希望成为一个社交达人,但她说话的时候,那种洒脱和自信的表情是装出来的,她说话的时候,双肩不自觉地向上耸着,她的话语也透露出自己一直在跳槽,所以我想,她不是个社交达人,甚至也不是个对自我有明确定位的人。

这也是我阅读《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时突然想到的,这本书我读了2遍,第二遍读的时候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获得的体会也更加深刻。建立心理界线的最关键一步,就是认清自己,给自我定位,知道我是谁,我又不是谁。

过去的我大约是一个没有成熟心理界线的人,开薪资的时候,我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心中的那个数字,却给对方一个区间范围,于是,老板就拿这个区间里的下限雇下了我。有成熟心理界线的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自由地说出“好”或“不”,而不会为了内心的种种顾虑违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拥有成熟的心理界线,内心的基石需要非常牢固,这个基石就是自我定位,知道我是谁,我又不是谁,我喜欢什么,我厌恶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只有这个时候,我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可以自由地说“好”或者自由地说“不”,我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不会模棱两可,而是明确的态度,让人知晓,我展现在别人面前的,也是最真诚最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装出来的我。

就像人的个性,内向和外向,并没有好坏之分,虽然大多数老板招聘的时候更喜欢外向型,似乎内向就是吃不开兜不转,干不好业务的标志。于是,一个内向的人希望能获得更多工作机会,总要在简历中写上开朗活泼、善于交际这些词。但你知道的,如果你让一个内向含蓄并不善于交际的人去做社交工作,这比杀了他还难过。

但是,书里说的很明确,出现这类情况,不是老板的责任,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是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于是,始终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干一行怨一行,怨一行换一行。像那期职场好榜样中的女孩,她说自己的优势是活泼外向,说自己不是跳槽女王,说自己经历了不同的公司和岗位,积累了不同类型的Marketing资源,可之后的表现大相径庭,让本想雇佣她的老板大跌眼镜。

所以,我给本书5颗星,因为它能让你认识自己,从而生活地更好,也更自由,不仅仅表现在找工作上。

伍:

其实我可以说不,其实我可以不用负责别人的渴望

这本书让我对亲密关系有了顿悟,让我知道“说不并不等于不爱”,如果对方无法接受你的界限或者你的“不”,那迫使他们接受。否则,大家相互远离。而远离并不代表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被抛弃的,这是对方无法接受独立的我而已,他们更希望我是那个他们想象中的万知万能百依百顺的泰迪熊。

对于我来说,设立界限意味着冲突,而冲突会导致关系的分裂,关系的分裂会让我觉得更加孤单无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我的处事原则,为了化解冲突,我愿意做很多事,包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以他人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这么多年之后,我发现生活陷入一团糟。我开始生气、抱怨、愤怒和愧疚。感谢这一团糟,让我开始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处理亲密关系。这是书中所讲的界限成长的第一步:“不满——我们早期的警告信号”。

我开始进入第二步:喜好的改变——深为喜欢界线的人吸引,我开始阅读很多关于亲密关系的书,并在生活和网络上寻找支持界限的团体和朋友,强烈推荐在这个阶段的朋友可以看这本【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以及其他类似的书籍,比如【不要用爱控制我】、【家庭会伤人】等等。同时在康复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支持你的朋友或者团体很重要,一个人要去抗击自己从小到大的行为模式很容易被打败,如果背后有人可以支持你的话,这个过程会没有那么痛苦。

这本书让我补上了婴儿时期就应该学习的一课,建立自己的界限,带着安全感去说不,并在一直保护和坚守自己的心理界限

陆:

这本书对我,是个转折点!

每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就是不清楚。

这本书告诉你,你生活的界限在哪里,你的界限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

于是,我开始全面审视我的界限。

于是,我开始真正建立我的界限。

于是,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模样。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犹不及》作者: [美]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o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