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培训工作的原因,有机会目睹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在公司的发展情况。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起入职的两个人,在未来2年,3年中的成长路径很可能完全不同,很可能一个还是基层员工,另一位已经一路飙升成为部门经理。
当他们出现明显不同时,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人升职那么快,有些人仍在公司的基层职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期待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优秀人的特质复制出来,用于培养更多人。

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发现,成长快的人看待问题都特别积极,而成长慢的人则特别消极。积极的人面对事情时会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特别关注哪些人,哪些事可以帮助自己收获和成长,而平庸的人看到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抱怨我怎么这么失败,为什么他这样对我?
如果你当下已经起了抱怨之心,落入了埋怨和评判的状态里。比如:抱怨老板朝令夕改,孩子太不听话,闺蜜太过分,你没有办法让自己离开这个批判的情绪,阻止负面的情绪的不断发酵呢,那么你可以试试ABCC选择法,把自己猜忌中,评判的状态拉出来,重新回到积极状态。多次重复使用这个方法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拥有积极状态的人了。

ABCC选择法的步骤。
(1)你首先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有不好的想法存在。
(2)问自己,是否是评判者的状态。(A觉察)
(3)获得肯定回答后,进行深呼吸,平稳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自问:“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一步,更客观的看这件事。”(B深呼吸)
(4)以好奇的心态问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寻找状态,梳理信息。”(C深呼吸)
(5)我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选择采取行动。(C选择)
拿自己的情况举例。

在职场中,很多时候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记得每当几个项目同时运转的时候,自己的口头语就是“忙死了,忙死了”“什么也别问我,忙死了”“烦死了,怎么这么忙”。这样不停的抱怨,弄得同事挺烦了,有位同事实在忍不住了。善意的提醒到;“姐,我们都知道你压力大,工作多。但你总这样说,显得有些消极。你工作说,吃饭也说,我们听得都吐了,弄的我们都不太想和你一起走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下意识的行为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
这时我想起了ABCC选择发,尝试着用这个方法来分析自己。
觉察(A),问自己是不是在评判。发现自己在不停的抱怨,抱怨工作太多。
停止抱怨,深呼吸(B)问自己能不能客观的来看待这个事情。
好奇(C)到底发生了什么?客观情况是,我从接到工作一想就开始不停的抱怨,但是和我一起接受工作的同事,几乎没有抱怨。不错的工作确实很多,但是细分来看每个项目进行的阶段并不一样,加合起来也还好,工作可以按时完成。
选择(C),今后怎么办?是继续抱怨,还是吸取经验,让自己做好规划,让工作可视话,这样有多少工作就一目了然了。当然我选择后者。

把自己从泥潭中拔出来。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问自己积极的问题,比如:“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你会发现,你离抱怨就原来越远了。
其实你提出的问题就决定了你用怎样的思维和方式思考,所以如果当不断的提出和回答积极模式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帮你构建积极的思维模式,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人,自然在职场中的成长也就会更快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