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开始消失在朋友圈”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为什么是90后呢?
据《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显示,90后在微信里“最”活跃。
90后拜年最忙,发出“最”多的微信消息。
90后热衷记录生活,创造出“最”多条朋友圈。
90后喜爱用图说话,发出了“最”花样繁多的表情包。
可以说,90后已成为微信的主力和朋友圈的常客。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热衷发朋友圈的90后变得越来越安静了,逐渐懒得分享,懒得评论点赞,更多的人给朋友圈上了“锁”。
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开始消失在朋友圈。
我想,很多人发朋友圈无非是这三个理由。
求关注。晒个旅游照自拍照,想博得朋友、家人或者自己喜欢的人的点赞和评论,希望越多人关注越好。
求共鸣。转发一些推送或者分享自己的心情,发圈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只是想有人能够和自己产生共鸣或理解自己。
刷存在感。其实也有点博关注的意思,发圈证明自己还活着,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需求。
我身边也有许多朋友给朋友圈上了“锁”,一点进朋友圈,两条横线中间标注“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看完不免让人有些许失落与无奈。
相反,也有部分好友选择朋友圈全部开放,曾经发的每一条朋友圈一览无余。
这两种人没有孰对孰错,更多在于心态。“锁”圈的朋友可能出于保护个人隐私,比较感性。不“锁”圈的心态相对豁达和开放,愿意和人分享。
90后为什么会变得越发安静?
2018的微信数据报告总结了90后的特点:二十岁的人生,总是边哭边笑。
一边需要努力在社会上打拼,一边也持积极的态度热爱生活。
报告下面还补充道“阅读内容从三年前爱看娱乐八卦转向生活情感”。
“三年前”的90后年龄介于16~26岁之间,最年长的一批刚步入社会几年,最小的一批尚未成年,学生时代。那时的他们的想法自由奔放,没有太多顾虑,八卦娱乐便成为90后的日常谈资。
三年后,最后一批90后告别18岁,第一批90后快奔三。他们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在更多的舞台“粉墨登场”。
90后为什么会开始消失在朋友圈?
有些时候可能是我们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编辑很长一段话,临发送,又觉所做情绪与人无关,觉得矫情,于是“取消+不保存草稿”退出编辑。
发个朋友圈,期待别人的点赞和评论,又害怕回复评论回得不好,自己接受不了。
发个自拍,朋友可能会说“又胖了”“这是你吗?”。
秀个恩爱,有时也会被人调侃,批“秀恩爱分得快”。
抒发感情,也会成为别人评头论足的点。有时,“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矫情”。
高估自己,又怕没人在乎。当形成落差,便把自己藏起来。
自己给自己加戏,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渴望被自己喜欢的人看到点赞,但又担心没人在乎。当心里没有自己想要的或别人没那么关注你时,“消失”朋友圈也是必然。
总要屏蔽好多人,分好每个组。
当自己和朋友大晚上逛街,爸妈看见会担心安全,亲戚可能觉得自己“疯、管不住”,好朋友可能会嫌没叫上他。发些感慨情绪的朋友圈,亲人会问你,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需要屏蔽这么多人,所以有网友总结:开心的事写在朋友圈上,生活的事写在空间上,伤心的事写在微博上。因为,朋友圈里有亲人们,空间里有同学,有朋友,微博里只有我自己。
生活单一,“快餐”发圈,越觉得没意思。
有些人除了学习工作,放假也只宅在家,煲剧、打游戏、睡觉成了习惯。生活单一,少接触新鲜事物,无话可说,无圈可发。
不少人爱发“睡前即删”的朋友圈,也不时清理有些即时心情的朋友圈,长期收拾这些“烂摊子”,就越发无趣。
寻找“趣味相投”更真实的自己。
有人喜欢在朋友圈装死,在微博上蹦迪。因为朋友圈上多熟人,微博上虽互不相识但可能趣味相投。
也许朋友圈上最近三天只分享了一首歌,但微博上最近三小时却发了三十条微博。
90后开始消失在朋友圈了吗?
我想,并不是。
开始消失的是人与人在社交上的互信。
朋友圈作为我们分享生活,分享心情的地方,越发熟悉的人,我们越要做到说话得体、有分寸。
开放包容的空间,我们更需要待人真诚,不要无中生有,妄加评论别人的朋友圈,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尊重他人。
作为中流砥柱的90后,也要以更加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积极地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开放地展示真实的自己,做个“富有朝气,敢于担当”的年轻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