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解惑
毕业一年换了6份工作,我跳槽错了吗?

毕业一年换了6份工作,我跳槽错了吗?

作者: 熊猫校招实习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8:53 被阅读6次

    对于刚入职场的应届生来说,跳槽好像是一个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词。

    但最近阿熊收到不少毕业没多久的童鞋来咨询关于跳槽的问题,阿熊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下职场菜鸟跳槽的那些事。

    我们先来看看几位童鞋(名字为化名)的描述,也许你现在也和他们一样疑惑。

    -茵茵-

    刚毕业一年,已经换了六份工作了。

    从销售到财务到新媒体,每次都是跨行业跳槽,大费周章地面试换工作,我以为会越跳越好,没想到是越跳越差。

    -凯凯-

    毕业两年跳槽无数次,现在也还没稳定。

    家里也没给我什么压力,所以每次跳槽都没想太多,只觉得不舒服了不开心了就换,现在换多了,稳定下来反而让我没有安全感。

    -kiki-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很害怕毕业,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

    毕业第一年,换了好几份工作都不满意,工资不满意,环境也不满意,反反复复地折腾以后,在家人的支持下,还是去考研了。之前折腾的那一年时间都浪费了。

    -Victor-

    刚离开学校的时候,因为是在陌生的城市落脚,总要解决温饱问题,就随便找了份工作,没一个月就换了,一步步也算是越来越好了,以后有好的机会也会选择跳槽。

    -桐油的同-

    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国企,是传统机械行业。因为和自己的专业极其相关,刚开始进去还是信心满满,甚至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在这里待十年,沉淀自己,十年之后一定可以成长为这个领域的技术专家。

    进去之后才发现:公司产能过剩、内部斗争暗潮汹涌、组织机构臃肿效率低...所以立马就选择了换工作,也算是自己看走眼了。

    从上面这几位童鞋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职场新人跳槽往往出于以下原因:

    大学期间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在我国,基本每所高校都有一门课叫“职业生涯规划”。

    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在这门课上受益多少,学完这门课后仍然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做职业规划的同学不在少数。

    当然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许多学校开设的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繁杂,有些案例甚至脱离我国实际,同时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不是专业人士。

    有些甚至直接为辅导员当担,应付式教学,让对社会职业的现实状况缺乏全面了解的人教授这门课,是很难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的。

    其次,大学生重视意识不够。

    2018年,在大河网的一次校园采访调查中,仅有5.15%受访大学生表示在大学之初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而超过70%的学生是临近毕业才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还有少数学生则想试试不同的工作后再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第三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认识不足。

    在大学里,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多少个行业,存在多少种职业,各种职业需要的技能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你的专业知识是否匹配,目前各个行业的平均薪资多少等等。

    没有人做过这样的整理工作。因此,大学生就无法认清社会职业,更无从规划自己的职业了。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条件下,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更容易造成初次就业的质量不高,因此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

    认为跳槽成本不高

    跳槽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人脉成本、风险成本等等。

    过去,许多人离职往往考虑到的是经济成本,但现在却不同,一言不合就“裸辞”的现象层出不穷。

    豆瓣有一篇文章曾经提到这样一个群体:90后低欲望群体。

    指那些家境算不上多富裕,但是就算在家躺着也饿不死;工作高兴就工作,不太高兴就辞职在家;不想工作就出去读书,读得没意思就玩;家里不急着让成家立业,觉得开心就好的群体。

    这些90后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家里的宝,父母不愿意过多的给孩子压力,如果孩子面对经济压力也会帮助解决。

    如此,不需要为“生存”发愁的人自然在频繁跳槽时没有经济上的负担了。

    另外,很多大学生认为年轻跳槽不存在太多的成本问题,本质是职业观的改变。

    以前人们认为职业发展是细水流长的事情,更多需要时间的积淀。

    现在年轻人则认为机会机遇和个人能力在职场上更重要,只要有实力,抓住机会,能够在职场站稳脚跟根本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

    而职业观的改变会反映在行动上,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遇到新的机会或者认为新工作更能锻炼个人能力的时候,就立马选择跳槽。

    想多尝试几个行业或岗位

    这一点和前面提到的“大学期间没有职业规划”有一定的联系,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多学生会选择实习期间或者刚毕业没多久频繁跳槽,更换工作,甚至跨行业跳槽,来达到了解职业方向的目的。

    同龄人之间的比较、攀比心理

    频繁跳槽可能还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焦虑感。

    小时候,我们活在对比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长大了,我们活在焦虑里——90后年薪百万、00后月入十万。

    焦虑是一个陷阱。

    对同龄人的工作状态感到羡慕,可能会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目标。

    反之,当你根据同学朋友的薪资待遇去与自己的作比较,根据同学朋友的工作状态去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价值的时候,你就更容易产生对现工作不满的情绪。

    如果不能很理智地对待这样的情绪,那么就容易造成焦虑和产生跳槽的冲动。

    经常跳槽的人,辞职过程中的无奈,重新选择时的无助,以及应聘新企业时的奔波,都会影响生活节奏和个人情绪,使内心产生焦虑和不安。

    跳槽本身就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过于频繁还会产生对职场的恐惧,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跳槽不易,那么作为职场菜鸟的我们,什么时候下才适合跳槽呢?

    01

    看时间:对职业的选择和规划尽量在实习期完成

    大学过渡到职场生活这段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毕业前的实习,二是毕业后的正职。

    毕业前的实习是避免迷惘的良药。

    毕业前的实习跳槽影响其实不大,我们实习目的更多的也是出于了解职场、积累经验。

    毕业前我们对自己的专业认同、自我定位甚至未来发展目标都很模糊。

    在毕业前多实习,多了解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对未来就业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

    当然会有同学认为实习都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并不能真的了解到什么。

    阿熊认为这取决于你的主动性和做事态度,如果你愿意主动去了解和承担更多工作,相信你能在不同的实习岗位中收获良多。

    毕业后的正职跳槽需谨慎。

    对你频繁跳槽产生兴趣的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心仪企业的HR,二至三年内跳槽一次的频率是为大多数HR所接受的,因为一个职位的经验积累和沉淀平均需要两年时间。

    调查显示,66.8% 的人表示跳槽至少需要一个月用于面试、了解新公司和学习相关知识。

    到了一家新企业,一般都有试用期、考察期,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这个时间段都算是刚进入公司,还没接触到核心业务的时期。

    特别是技术类岗位,需要更长时间的历炼,在职时间太短,根本不可能全面掌握岗位的具体事务,更不用说是积累和提升了。

    如果你一年内跳槽超过两次, HR们会认为你的这两段工作实际并没有接触到核心业务,个人能力能给企业带来的获利还有限,这样你也失去了更多谈待遇的筹码。

    而且频繁跳槽会让招聘方质疑你的工作忠诚度。

    人员变动会产生成本,几乎所有的招聘者都希望你能坚持干上一段时间。

    一旦你的忠诚度受到质疑,那么在以后的面试中你都得费尽心思去解释。

    02

    看条件:比较新老东家的岗位、规模、未来发展等

    换了新工作,也就等于放弃了原工作的报酬福利、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和在原公司升职加薪的机会,判断一次跳槽是不是正确的选择,还得看新工作是否能比旧工作带来的收获更多。

    可以从这几个具体的角度去判断,这次跳槽能否让你收获更多:

    经济角度——是否薪资待遇持平或者提高:

    不得不承认,工作优劣最实际的反映就是薪资待遇的高低。能够让自己获得更高薪酬更好待遇,是大多数的人选择跳槽的重要原因。

    特别对于当下的年轻人,他们热衷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所以财富的收获越多,对他们的诱惑就越大。

    所以新东家的薪酬待遇是否比旧东家的好,也是判断的标准之一。

    个人发展角度——是否能提升个人能力:

    职业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个人能力的发展道路,如果新东家是一个更能提升个人能力的平台,那么就是有价值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应付目前的工作任务绰绰有余,并且这些工作的内容已经失去挑战性,提升不了你的自身能力时,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提升职或者跳槽了。

    企业发展角度——是否有发展前景:

    在我们职业生涯中,最理想的当然是和一家企业一起成长,企业管理运营、发展模式、企业文化等越完善健全,所处行业的发展形势越好,给我们的锻炼、眼界和回报也越多。

    但如果你身处在一个停滞不前、自身问题较多的企业,那你可能很难有足够的外部环境帮助自己提升,这个时候跳槽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手段。

    03

    看天平:决定跳槽的天平必须平衡

    这里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先列出来一个表格:我所在的企业优势在哪些?缺点在哪些?

    再问问自己哪些项目是比较看重的,可以设置一个权重数字,再进行比较。

    这里的优劣势就是天平的两端,如果劣势一端过重,那就可以考虑跳槽了。

    上图的表格提供了一个例子,根据权重可以看出,这位朋友比较看重的是职业发展、上司和工作生活平衡这三部分。

    列出这个表格填写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这里基本没有跳槽的必然因素,现有的大部分要求,在原公司都是可以满足的。

    就算薪酬和企业前景有劣势,但也并没有占很大的权重,所以这个天平还是可以保持平衡的,甚至还会往优势偏一点。此时就不建议选择跳槽了。

    对于职场菜鸟来说,这样的一个表格相对填写简单,可以很快速地在考虑跳槽时帮助自己做出初步的判断,在天平失衡之前再多考量,也许就能做出一个最佳的选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一年换了6份工作,我跳槽错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uu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