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这句话对摄影艺术也同样成立。

总感觉你的日常生活乏善可陈,缺乏值得一拍的有趣景物?或许,只是因为你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和技巧而已。
今天,岁岁将为您分享 4 个把日常的普通景物拍成大片的技巧,帮您开发脑洞,提升技术,发掘出生活中的美!
1. 大胆裁剪,二次构图
刚接触摄影时,我们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比如说三分法、中心构图法;还有一些固有的老观念,比如“拍东西要拍完整”。
这些“金科玉律”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对我们提高摄影水平颇有帮助;但如果你被它们限制住,认为“非这样不可”,反而会扼杀创造力。
举个栗子吧,拍摄一个蛋糕,按照传统观念,是要把整个都酱拍出来:

这样拍没啥问题,但总感觉好像太老套,没有什么新意。你不妨尝试一下改变取景范围,用取景框对蛋糕进行“裁剪”,尝试其它构图。
比方说,你可以让蛋糕只露出一个角。有人认为,这样会让蛋糕不完整,丢失了部分细节信息,其实并非如此。
这个蛋糕是对称的,观众可以从一个角脑补出整个蛋糕的形态;只露出一个角,反而让人更有想象的空间,画面也有了延伸感:

对于同一个拍摄主题,你完全可以通过前期取景框或后期裁剪,来尝试多种不同的构图。
我们再来看一个栗子:桌上的几个小罐子。你可以按照标准的三分法构图,把清晰的主体放在画面宽度三分之一处:

也可以使用边缘构图,把清晰的主体放在画面右边缘,左侧留下富有纵深感的背景,形成饶有趣味的留白:

如果想进一步强调、突出主体,你可以用方画幅+中心构图,再调一调色,弄出 LOMO 的风格:

瞧瞧,是不是和原来不大一样了?
2. 改变视角,强化透视
感觉一个物体看着很普通、平常?那是因为你见得太多,已经习惯了它的样子。
尝试改变一下拍摄视角吧,你熟悉的景物可能就会完全变了个样。
栗如,一个普通的电扇,用仰拍视角,再简单调调色,就变成了酱紫:

再栗如说,换个广角头,贴近吊灯仰拍,会拍出这样的feel:

3. 大光圈,浅景深
想让普通物体“看起来和平时不一样”,除了改变拍摄视角,你还可以把光圈开大。
比起“整体都清晰”的画面,将部分元素置于清晰部分,而将其它元素放在焦外,能起到选择性突出某个画面元素的效果;而且还会让平凡的物体看起来变了个样。
你可以在主体的前后方都安排虚化的陪衬物体,产生一种“众星拱月”的感觉,这样比单纯的“前清后糊”要更有空间感:

你也可以只突出某个物体的一部分,让其它部分都位于模糊范围内,这样既能选择性强调该物体的某一种特性(如质感、纹路等),又能让画面更富有趣味性。

4. 寻找规律性元素
单个物体,可能乏善可陈,缺乏亮点;但当多个同类(或相近)物体聚集在一起时,它们就有了规律。
你可以寻找恰当的角度,或者特殊的拍摄手法,来突出这种规律性。我们来看几个栗子吧。
一堆胡萝卜,换个角度从侧面拍,你会看到无数个“点+圈”构成的,非常具有规律性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如果找到了特殊角度,还是觉得规律性不明显,你可以把画面转黑白,排除色彩的干扰:

当然,刻意安排一两个打破规律性的物体,可以让画面更生动。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