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学友回复:
对于王阳明游南镇那一节,王阳明和他的学生一起进了山,看到山岩上有花,阳明先生的学生就向阳明请教,山上的花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阳明先生学生的意思是想请阳明先生讲心外无物。
王阳明说:未看到花的时候,花和你心归于寂,看到花的时候,花就分明起来。
浙大的董平教授说寂与明或显是事物相对应 的两种存在状态。
我的理解,明或显的对应的存在状态是隐。
阳明先生用“寂”来说明人没有看到事物的状态。
我估计阳明先生用“寂”想表达的意思是,对于山中花而言,寂就是花没有被人体察和觉知,对于心而言,寂就是不能够去体察和觉知。
寂是佛教词,阳明先生学过佛教。当人看到花的时候,花的具体颜色形状就呈现在人面前,花的具体颜色形状就被心体察觉知到了。这时就是董平教授说的明的状态。
2023年7月15日生期六
学友回复:
阳明先生曾说,心身意知物是一件事,阳明先生的学生不明白,物在心身意知外,怎么是一件事了?向阳明先生请教。
阳明先生说,人的意不能悬空存在,必然指向物。阳明先生的学生明白了。
我的理解:人在格物天物知的时候,心身意知物,这些环节和方面,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格物致知完成不了。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格物致知没法进行,也不会有结果。所以心身意知物,在人格物致知的活动中,是一个统一的互相关联互相依靠的整体,要进行格物致在活动,这个整体里的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缺一不可,所以阳明先生说身意知物是一件事。
学友有什么想法?
2023年7月15日回复学友:
我理解的阳明先生所说的心外无物,它是一种价值存在,是一种意义存在。
它既不单纯的是唯心主义也不单纯的是唯物主义。它包含物理客观的存在但不仅仅是物理客观存在。心外无物是指心是生发意义的源泉。
心、身、意、知、物是心境不同而名异而已。
学生问花是一种物理存在,但阳明先生回答的却是一种价值存在。
说心外无物不是单纯的唯心主义,正如你所说,阳明先生一直在强调人的意不能悬空存在,必然指向物。“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 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传习录》·徐爱录·第2条),这句话前一小句是观点是中心意思,后两小句是阐释,简而言之可心理解为心不能离却事物。
如你所说:人在格物致知的时候,心身意知物,这些环节和方面,缺一不可,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这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得知,意这所在便是物、“(《传习录》·徐爱录·第6条))它是一,不是阶段,不是部分组成整体。
我举两个例子不太准确只是想表达”一“,不仅仅是由部分而组成整体这一方面。
例如:我们的眼耳口鼻等组成脸,这是部分组成整体,脸是由部分组成一个整体,而非一。
缺一项,脸不完整,这是物理现象的整体。
再例如:李雪女生体重100斤,在健身训练时可以按组做负重100斤的深蹲。我们称李雪很厉害可以做自重深蹲。
李雪在休息时,不做自重深蹲时,哪怕是她在看书时,我们也说她他很厉害可以做自重深蹲。李雪很厉害自重深蹲是一,此时这个”厉害“不是由休息(看书)与练深蹲而组成,它就是”自重深蹲“这个事实(意义,价值所在),不在于,你看到或没看到;不在于,她此时是做与没做自重深蹲。
但她能自重深蹲也确实是也离不开休息、训练、看书学习经验掌握技巧这个过程。
心外无物,它是一种价值存在,是一种意义存在。它含物理现象但不仅仅是物理现象。
一个奥运冠军,我们可能在他这一生都称他是奥运冠军,但他却不是一生都是奥运冠军。
另补充一点,你所说”寂“是佛教词,阳明先生是儒释道皆通之人,郦波老师对”寂“也有一种观点:(郦波老师说的更全面且精准,我只是复述了个大概)
寂,从宝盖头,最早是房子的意思。最早房子不是给人住的,”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最早房子是部落祭祀的场所。
寂下面是叔,甲骨文中”叔“的原意是用手去捡拾一个豆器,也有一种说法是用手去捡一根木杖。豆器春是食器,木杖,它们是祭祀中常用的法杖。
寂与寞常放在一起用的。莫是草丛中的太阳,落到草丛中去了,意指太阳落下去了。太阳落下去了说明 祭祀已完成。神灵退去,然后要收拾祭祀的器物,这种状态叫寂寞。
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与核心价值崇拜,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这才叫作寂寞。
我理解心外无物他是一种价值存在,还有一个佐证,就是所谓“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所看到的颜色,形状,真的就是事实吗?
我们知道苍蝇的眼看到这个花,或狗的眼看到这个花,与我们人看到这个花,它是不同的,我们人类所谓的花,只是自认为的事实,真的事实是什么样?谁眼中的花是真的花的样子?
用科学来说你看到的只是一堆信息,由大脑分析合成后展现出来的我们所谓的事实,所谓的状态。因此我们所谓的物,都是我们个人的意之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