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许多关心教育的人一样,看到《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最后 "但没关系。所有人都很开心" 的结尾时,非常动容。然而,作为半个教育从业者,从直觉和理性上都难以相信这样完美的奇迹。而在经过几天媒体的发酵后,信息也逐渐立体和完整了起来——奇迹,是财政倾斜、招考政策、生源遴选和教学本地优化等多方面努力共同达成的。至于其中各自的影响的大小,难有公评,而如果社会效益都是正向的,也不必深究哪一个更重要,加大力度即可。
直到——那些没有被这块屏幕改变命运的个体发出了声音。
“最好的”不一定是答案
在大象工会《那些没有被屏幕改变的命运》的采访内容中,描述了这个事件全景中的另一面——被损害学生和被边缘化老师的处境——即使是县里前100的生源,也不一定都能适应这块屏幕带来的省重点最优秀的教学内容;而缺乏配套资源支撑的老师,既难有方法也没有动力来通过本地化解决学生的适应问题——一个环节的缺失,足以消弭掉改变命运的奇迹。
问题是存在的,吐槽也很容易,但吐槽之余,更需要人们,尤其是教育从业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因噎废食,键落即止。要解决觉问题,首先要定位问题。回看远程直播的模式,目标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但仅靠一块屏幕,实质解决的是"内容公平"的问题,无论在什么时空,大家看到的是一样的东西,可以算是达成了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是未来
出发点很好,但忽略了教育的应该是因材施教,于是带来了新的适应问题。所谓适应问题,就是教学方案和学生的不匹配,想要解决,要么快速强化学生不足的地方来匹配教学,要么调整教学来匹配学生。前者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增加新的学习任务,会带来更大的适应问题,这也是那些没有产出奇迹的学生的真实情况,既然不能适应,那么只能放弃网课,依靠自学。而后者,是有希望达成的——如果中心学校给出根据生源情况分级的配合指导,地方老师不断实践和优化,形成本地化的配套教学方案,通过调整教学步调、拉长教学周期和增加教学时间,有可能逐渐和中心校达成同步。然而这需要地方老师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相应的激励,难以苛求老师去这么做。
如果拘泥与要和明星中学上同步课程,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然而抛开像"教育公平"这样的大命题,回到每个个体的利益和成长上,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高中生,他是想要上成都七中或人大附的同步课程,还是需要一节能够符合他当前情况,适当拔高的课程呢?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不需要只专注在一个"最好"学校里"最好"班级的内容,而是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调配教学资源,形成少数几个不同层级的中心班,从内容层面就弱化公平,强化适应。而地方学校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测试,选择适合自己的同步课程;而地方的老师能从同步基础教学中解放出来,解决更多个性化的问题。
公立校更有优势
这像极了双师模式,是公校版的双师,区别在于作为机构,即使像新东方和学而思这样的大机构,也难以有足够多的学生支撑起不同层级的班型而不降低利润率(实际操作大概率会整合层级以提高满班率);而机构的小班老师也无法具备地方老师的教学和服务能力来真正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
上面的模式并不是什么新思路,是许多机构在做或已经做过的,因为机构并不专注公平,而是关注效果,而效果必然要求教学方案的适宜性。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也并不是每个都要学奥数,每个都对音乐感兴趣,每个都能搞好体育。当前的现实是——有了一定教育资源的积累,也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因此教育不应再只关注形式上的公平,更应关注在事实上无法公平的前提下,怎么去扩大教育的效用,促成更多人命运的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