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校电教处周老师发来一链接,是关于省级比赛的。
省级赛事多多,有三大赛事,其中第一赛事又细分为三大项。
昨天晚上,研究了一晚上,得出结论:我们距离优秀还很远。在这信息时代,不“信息”还真不行。
第三大赛事,是关于信息技术专业论文的,看来很高大上的那种,想参加很不容易,而且想获奖估计也很难。不过时间期限很长,一直到下半年。那就先放一边吧!
第二大赛事,是关于优秀网络空间创建与展示的。网络空间建设,条目繁多,需要上传有效资源甚多。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适合于长期积累。只有脚踏实地,且勤于耕耘的人才能累计些资源。好在,时间至少可到暑假。
也放一边吧!不过,有空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有意识地准备一些材料。例如:课件、教案、反思、随笔、微课、课例、试卷。
第一大赛事,是常规性的竞赛。经过反复阅读,觉得微课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倒是可以准备一下,不过,个人认为获奖的概率或许不是很大,觉得不是太有优势,况且技术难度不高。
此外,学科系列课题资源里包括一项试卷的命制,要求提供一册书的全套试卷,含单元卷与期中、期末卷。看到要求上可以上报三位教师和一位指导教师,我忽然想,如果找几个老师一起做,或许是可以办到的。我进一步思量,同办公室数学老师中就有几位本市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如果用心做,想必是可以做的,而且,我以为,获奖的概率还是蛮有胜算的。
因为有了这一想法,而且觉得启动起来并不是很困难。今天上午,我便以个人的身份微信电话联系的高老师。高老师,在组里被尊称为“高师”。一是,她本就姓高;二是,她班上的成绩过于太好,基本上都是平均分98分以上,实在是不称“高”不行。她也是本年级组的备课组长,当然也是本市的学科带头人。
高师满口答应了我的邀请。我果然看准了。第二个联系的是年轻的美女,刘老师。她不但是与我们同年级,也是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当然,还是市里领军教师的候选人。只是比我们年轻多了。压根儿就是“小”美女。电话那头,答应的也很是爽快。这是,我料想到的。必经同一个办公室好几年了。
还差最后一个人选了。本想拉上教研处主任,但有些顾虑,一怕他不屑与我们为伍,二怕他不需要这种荣誉。因为,他是上届的本市数学领军教师荣誉拥有者,况且,也评上小特高了,就是我们说的副高。
后刘美女说,教研主任正忙着录线上网课呢!这倒叫我不记得了。看来就不拉上他吧。拉谁呢?美女建议说本年级的最好。
最近,本年级换了一个数学老师,也比较年轻,与我同一年来的这个学校,但没什么交集。但我感觉,他是不错的。于是,我唐突地拨通了他的微信。
听我简单的介绍后,他第一句问的是:“是学校任务吗?”“不是,完全是自发行为,是自愿的。”可想,后面的交流,仅仅是为了面子。姑且“等晚上回复吧!”当然,这只是为了面子,说着好听呢!正如,我的担心,不一定成。
那就,打邵老师电话吧!邵老师,比我还年长,是我们年级的老前辈,也是学校的老前辈。是年级前任备课组长,也是市里骨干教师。经验丰富,只是年长一些,对有些事情看得有些淡,起码与我相比,如此。这也正是我钦佩的地方。
是有些忐忑,但又觉得,或许他就会同意了呢。这时正是快中午的时候,那就下午再说吧!
微信接通后,正如我所想,不像高师,也不像刘美女,是那样得爽快,但还是犹豫着答应了。或许,碍于几年来同办公室的感情,或许,碍于成全我几个人的美事,又或许,一直优秀的他的内心情怀。总之,邵老师答应了。
不多会儿,我便建成了小群――资源项目组。突然发现:这四人帮,同在一个组,却都是学科带头人与或骨干教师,真是难得。这样的组合,在学校其它年级怕是再也寻不出来了吧!
这次是首次合作干大事,出一套全册教材试卷,说明白点,是奔省级大奖去的。我有这个信心。我相信我的眼光,更相信我的“战友”。
新时代,合作是常态,共赢的是未来。
我想,更赢的,指日可待!感恩与您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