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词多与柳树相关,其中又有很多和离别有关,是因送行时要折柳相送?为什么古人送行要折柳呢?
其一、柳谐音“留”,表达挽留之意。
可世上留不住的美好太多了,千里相送也终需一别,柳枝表达了相留之意,却仍然留不住,让柳树因此染了离愁别恨。
其二、希望离去的人能像柳树一样适应环境,在天下各地都能发展好。
柳树对栽培环境要求低,截取枝条随插随活,才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
其三、祈祷平安,古代认为柳枝有辟邪作用,行路难,古代交通条件所限,更是路途多险。
观音菩萨的净瓶中有杨柳甘露;至今农村风俗里仍然相信桃枝、柳枝可辟邪;据说杨柳之称,是因柳树被皇帝赐姓“杨”,有金口封诰……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尚且不能保证旅途绝对平安,在古代只能凭柳枝寄托祝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枝牵着缠绵相思;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那些长亭送别的人都已化云烟,无数伤感的愁绪也化云烟,可是今春的柳色依然青翠呢;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寄托了古人最多思念的是月亮和柳树吧?
纵然知道月亮是星球,柳树的枝叶原本为了光合作用,还是要沉浸在诗词意境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