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
新年的第七天,
是我国传统的“人日节”,
又有“人胜节”、“人七节”之称。
相传在正月的前六天,
女娲分别造了六畜,
到了初七造出了人,
是故正月初七又称为“人日”。
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
——汉 东方朔《占书》
人日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流传至今已经被社会所淡忘了,但古人却对于这一天尤为重视,其原因固然有在过年期间,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天是“人日节”——人类的诞辰日。
虽然正月初七人日的说法自古早有,但因为汉以前都是以冬至为新年,纪日方法不同,所以直到汉代采用夏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才开始有庆祝人日节的习俗。之后在魏晋时期受到重视,曾经盛极一时,只是后来逐渐衰败没落了。
而古人对于“人日”是如何庆贺的呢?
戴 人 胜
古人有“戴人胜”的习俗。
所谓“人胜”,又叫“彩胜”,就是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样的头饰。
一般是女子将其戴在头上做饰品,也有贴在屏风等处的。小人则是代表的女娲捏出来的我们小小的人类。
赠 花 胜
“花胜”,与“人胜”差不多。
不同点其一在于花胜形状不是小人而是花朵,其二则是花胜不是剪来自己戴的,而是作为赠品在正月初七互赠给亲朋好友。
七 宝 羹
人日吃七宝羹始于晋代,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物产不同,所用的果菜也不同。
比如,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则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谓之“七宝羹”。
捞 鱼 生
在南方,一些地区在人日节还有“捞鱼生”的活动习俗。
捞鱼生时,一家人围在一个鱼生盘前,等一个人发号施令,大家就开始用筷子把盘中的鱼肉、配料等高高夹起,称之为“捞”。
而且还要边捞边喊“捞起,捞起,捞得风生水起”,以盼这年财源滚滚、步步高升。
称 体 重
人日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就是“称体重”。
有的地方,人日节时会用磅秤称量体重。是谓注重身体,也有保重的意思。
出 游 登 高
人日节也是古代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作为没有现代新式娱乐的古代人,闲暇时的娱乐消遣方式就是高雅的登高饮酒赋诗。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习俗因地而异,
却无妨对新一年的祝福。
虽说今年形势严峻,
但也需对新的一年抱有期待,
一切都是崭新的,
充满希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