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急于求成,也不要用自己的认知上限,挑战大众的思维下限
看标题你们应该知道说的是哪一篇了吧。第一次看到这么“三句一槽点,五段一大坑”的“爆款文”,今天被朋友圈刷屏了,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第一次写撕逼文,看得不够痛快还请见谅。
本篇文章不想试图对原文的观点进行说教和说服,也不想代表某类人群去解释各自理想的生活状态,仅单从行文的逻辑分析与背后的目的揣测,试图好好嘲笑一下这个矫情的作者。
同时也希望藉由此文的发声,回归事物的本质,让更多人对新媒体、写作、转化率、变现等问题有一个更理智的思考。
用一句自认为很俗但是此时却还算贴切的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我一般不说一篇文章烂,就算帮小白点评文章也从不贬低对方的作品。但是今天没想到真的遇到了传说中的“大烂文”。可能你们也有这种感觉,不喜欢那篇文章的腔调,总觉得看完憋屈,却又很难完整表达,不吐不快但又怕没喷到点子上,希望以下的拆解,能让清醒的人共鸣,迷糊的人清醒,懊恼自己之前转的是篇什么鬼东西。
首先,我们开始看内容,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三句一槽点,五段一大坑,真的是算骂轻了,只想说脑子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原来思维和文笔,真的是可以单独相隔十万八千里,这也不是承认其文笔,只是肯定了其煽动性的用心。但也感谢作者没有太过于长篇大论,10屏内5个标题2600字还算是中短篇幅,降低了我阅读的痛苦难耐程度。为了蹭一下这个热点泄愤,拼了。
我们先看几个大标题:
单看这个结构就笑了,能做到主体架构就开始自相矛盾,真的也是无脑文的极致。北京其实是外地人的北京,北京终归是北京人的北京,那么问题来了,
你说,北京到底是谁的?
且,既然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北京人,都被分成那么明显的两股势力了,结果北京还是没有人情味,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一段告诉我们了,因为,
北京太大了!
好,我们先忍住笑,继续挖一些不吐不快的槽点。
1.朋友同城不聚,不来去接送,不全程陪同=钱多装逼不热情?
到底有多深的交情?是否各自的行程都合适?也许这些在作者看来都是可以无条件忽略的。来出差的也就临时的几天就一定得对方配合你的行程?还有“外地人”啥时就被强行背负了个要“热情”全程接送陪同的舆论义务?
心疼“外地人”宝宝一秒钟。
不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做人不受待见反而就怪对方不够热情是装逼,这些基本的“人情世故”的情商都没有,也难怪你的世界里,大家都“不热情”了。
这边也不是为北京人的热情正名,而是作为一个“不热情”的外地人,都觉得看不下去了:要说明某一类人有什么共性,好歹多拿出些样本,再针对特定的群体去讨论不同情况,看是否能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作者又不是没读过书、没写过文,最简单的“观点需要支持句”都做不到,开篇就瞎扣屎盆子,不得不怀疑第一个标题的居心何在。
其他一些无味的描写性文字不说了,毕竟文章火也不是说他形容北京大的修辞多精妙,那些把“无法控制的发展速度”比喻成“肿瘤”,“划不清界限的就叫河流”,“北京要靠雄安来拯救”的酸爽字句也就笑而不语了,毕竟这是作者那个水平的思维下的产物,不忍心评判,但是此模块结尾时又不忘乱枪再扫射一下在北京的其他人,这就有点众愤难平需要抒发一下了。
为了说明北京没有人情味,作者除了举在北京的人是怎么对待外地人,还说,在北京的人们相互对待也是这么冷淡,看来看去我看明白了,原来文中待人“不热情”的主体其实都没变,都是作者这样的在北京的“外地人”,无论是对待外地来的朋友,还是对待在北京的“外地人”,结果非在开头给自己扣了个“北京人钱多爱装逼还高冷”的形象,噢,恍然大悟,原来我以为的“给北京人屎盆子”其实是作者作为一个“在北京呆了11年的人”,对身边人标榜自己而铺垫的“冰淇淋”。
于是,第一段的“北京没有人情味”,我看了半天,好像其实只是在说:在北京的,像作者这样的外地人,不热情!那结合作者设定的“外地人”就“超热情”的前提,就是说,北京是那个导致变量产生的因素咯?究其原因,是因为北京太大了,而且发展起来控制不住!
没别的意思,只是很好奇,那北京的发展得多停滞,才能安抚作者这样的高冷处世态度?
可是,明明成为你的“至交”,只需要几个电话呀,成为“生死之交”,只需要一顿无意义的饭局呀,你不是“很好相处”吗!哦,最后你说了,原来是你眼中的同事,可能永远只能是同事,当不了朋友。
…
好,第二模块来了:北京,是属于外地人的。
因为上面已经可以体现作者通篇的逻辑混乱,因此也不细表,单说一句,作者觉得北京是外地人的,只是因为只有“外地人”才对代表北京的文化产品感兴趣,但是自己作为“外地人”又没感觉,同时还在承受着煎熬。写到这,我不免对作者偏激矫情但又无能为力的人生表示心疼。
好吧我还是忍不住再多说几句。
作者说在北京能看到的文化产品其实北京人都不去的,我不知道是作者为了强调这个观点而睁眼说瞎话,还是体验真是真的,只是当时被带进了“假的剧院”,或者刚好遇上了旅游团包场,只是这么迫不及待地下定论,好像完全没有说服力。
且据我所知,北京本地人对于这类文化产品的热衷程度还是有一定氛围的,且正因为作者后文表达的“外地人都焦虑“,”北京人都悠闲“,其实也只有本地人,更有那份闲情逸致。
或许,也正因为作者心心念念的只有老家的猪圈,看到长城只会想到女人,自然,也就对“说来屈指可数,但貌似罗列起来也去了不少次”的风景名胜没有感觉了。但是,你咋这么确定大家都跟你一样捏?可不是每个人老家都有猪圈的哦。
你说你都呆了十一年了,出门又动不了,在家还呼吸困难了,还不忘因北京的历史、文化还有高楼大厦而自豪,同时承受着拥堵雾霾高房价的折磨,我只想问,是怎样的一种大无畏情怀让你对它既然无感,又不忍割舍?
接着,全文的高潮来了,一番让北京人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北京人的言论来了!
原来,屁股下长出五套房的南城土豪,才是老北京的代表,一般人,就别谈在北京享受闲情逸致的生活了。
接着又秀了一个“即使考上清华北大也买不起房”的老段子,只能说把本身就刻意煽风点火试图引发争议的文章搞得更加“套路化”了。
总之最后,作者又用飞奔的变化,回不去的家乡,脱衣服减肥等描写,试图巩固自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图,粗暴地把出国归为成功,回老家归为失败,营造了一个2000万人的浑浑噩噩死城。也算是把争议性与矫情感发挥到极致。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篇不但具有话题性,也充满争议性的文章火了。
据说后台阅读量已经超500万,涨粉8万+
阅读量大也就算了,毕竟关注度这些可能受周围影响点进去看了也无可厚非,但我真的想无情地嘲笑这新增的8万读者,写成这样了....你还关注?一定程度上关注是一种更深层的认可,一个别有用心的写手靠写了一个极具煽动力但是却毫无逻辑感的东西居然还能吸引一众觉得被戳中了扎心了的同频受众?这边不谈嘲笑,只是还是有点心疼。
对,别有用心,暂且不谈是否是营销方面的用心,但是但从写作而言,作者肯定是违心了。
其实,我除了想蹭蹭热点,对本身写作并不想多加批判,因为能力有高低,思维有偏差,每个作者都有权利根据平台的传播特性与自身需求去决定写什么样的东西,给什么样的人看。
但是看网上的简介,作者本身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新媒体小编,而是有过出版经历,大量网文,号称文风潇洒,死忠千万,还被海岩这样的大家高度评价过作品的80后老写手了,居然写出如此水准的作品?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更懂读者心理,因而反其道而行之,为了速效曝光度,牺牲了作为一个写手的最后坚持,这是我个人觉得悲哀且不想手软的原因。
新媒体层面
那我们再进一步简单讨论下流量变现。
这般故意制造噱头引起争议的出发点,扩大曝光和积累受众,其实是目前绝大部分新媒体从业者的主要追求,因为现在新媒体的变现模式,主要也还是靠流量来接软硬广的活,所以粉丝基数,曝光率,就成为新媒体人趋之若鹜的指标了。
如何涨粉,如何写爆款的呼声也随之愈演愈烈,不免让人们逐渐忽视了写作本身的操守和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本身。不惜用不严谨但是有争议性的词句,去挑拨读者无论是焦虑、愤怒还是被抒发的G点,是,有流量就有一切可能,但是,因为噱头而违背初心或核心价值观吸引来的泛流量,真的有很容易的变现机会吗?
那就不得不说这类“见风使舵”人群的终极标杆——咪蒙了。
不过,咪蒙的争议性,在于话题,但是她保证了起码阅读体验是流畅的,思维是跑得通的,逻辑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情节是有趣味性的,只是题材本身的话题引起了争议性,这种争议性、辛辣感与还算率真的形象,倒也聚集了相当可观的一群对于“新兴观点”有着不同看法的新一代人群,因此变现潜力大且丰富。
可诸如此文的作者,一个此前一直维持“本分理性”文人形象的写手,突然刻意挑战大众智商,引起民愤,那就有点“晚节不保”了。
...
所以我会觉得,这样的一次曝光,即使反响和热烈,但是势能其实是负的,涨粉虽然客观,但是吸引的反而是低质量的,这群被戳中的负能量群体,也不太具备支撑此号变现的活力。
都焦虑到无心感受生活,既不热情也难有朋友,还有心情在你这消费?
最后,写到一半得知,此篇文章因为“违规被举报”而删除了。
好吧,一时间,
所有的吐槽激情,随着一阵设想中的毁灭前的颤抖,变得索然无味。
无论是因为不得民心,还是因为偏激触犯某些敏感性抱怨,其失败性也算不言而喻了。
结尾
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位非媒体文学相关领域出身的商科背景运营人。
只想说,
个人认为,对于内容本身的追求与坚守,是每一个自称写作者内心的首要奥义,即使出于对世俗的妥协,试图做出迎合的改变,也尽量拿出对得起自己、经得起推敲的东西,省得最终,不小心毁在了自己最意气风发的技能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