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达=自我疗愈
吸气,我又回来了。
今天写点什么呢?刚才把电脑屏幕擦了擦,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看着舒服一点。
我发现把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想法写出来有一种治愈效果,每次写完一篇文章,心里总能舒坦一些。
吸气,眼睛还有点干涩,那我就休息一分钟再写吧!
回来了,又一次回来了。
真不知道人家写小说的是怎么写出来的,很多东西真的需要去学习的吧!
我的写作也一样,我也想找个人带一带路,可又不想,又想自己摸索一下。
无意识的联想
吸气,关门声吸引到了我。
它是那么大而响。
在出租屋里住,真心不是自己的房子,不心疼。
由于凳子很矮,桌子也矮,坐久了,屁股和腰很容易不舒服,索性我就往前坐了一下。
我正在想:我要不要买个学习桌,如果买,这几天我就可以开心的创作了,还是说凑合几天呢?
想起又要花银子,心中有点不舍,何况在疫情期间又没有工资呢。
手腕开始慢慢地放松,前天写了一篇关于放松的文章,结果你猜反响怎么样?
改了回两,最后才四人阅读,心都凉了。这是怎么了,那么认真写的东西,反而没人看了,现在想来,当时写作的状态并没有那么的放松。用不放松的状态去写放松的话题,难免有些拧巴。
有意义的事
今日读了唐诗三百首里的静夜思,才发现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原著里和语文课本里并不一样。宋朝有个版本是“床前看明月”,元朝还有个版本“举头望山月”,只有清代以后,才开始慢慢流传成我们现在的版本。
可见我们以为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我以为李白的诗就是李白的。
对课本的深信不疑,对老师的不敢反驳,对父母的言听计从,换来了现在的我。现在想来,对李白的固有印象都如此,更何况我们在过去所习得的生活准则,哪些是靠得住的,哪些又是深加工的呢?哪些可信,哪些又需要我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呢?
作为生活的亲身经历者,当我们有了自己的选择权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做选择呢。
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学上了不少,可没有一门精通的。在21世纪,这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如果不求上进,分分钟钟被淘汰,何况自己又不能吃老本呢?
有种危机感,无时无刻的萦绕在我的身旁。
今天以及以后,我想自学,再学一门技术,眼前的考虑是,在我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再继续深造,比如说ppt,之前在学校只是个皮毛,我想再好好的研究一下,研究透它,将来再某个什么兼职一类的,不知可否?
犹豫中,徘徊中……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