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史上,只有夜市的记载,从未有过什么“黑市"的记载。然而,明末清初,南京城内兴起一种特有的交易市场——“黑市”。买卖者专门选在天黑后交易,拂晓即告散场,这是古都南京颇具神秘色采的买卖场所。
明未年间,清军入关,北京明朝宫廷嫔妃、近臣内待、达官巨室,纷纷南逃南京,以避满清抓捕。
这些人虽有多年聚敛,万贯家财,但生活奢靡,开支浩大,时日一久,坐吃山空,来源断绝,唯有变卖家藏物品以维持生活。同时,历代留居金陵侯门王府、缙绅豪富,亦因时势变迁,家道衰落,子孙后代不得不变卖祖上遗产度日。因而,诸如珠宝玉器、贵重金石、古董字画、字饰皮裘等等,大量涌入市场。此类卖主虽己潦倒落魄,但仍犹顾脸面,大白天怕人见了耻笑,故选在天黑后携物进入市场兜售,这就是"黑市”的由来。
最初的“黑市",是在评事街茶馆里一边品茶,一边暗谈买卖。后来,物品增多,茶馆人杂,洽谈和验货不便,遂转移到朝天宫、莫愁路以及明瓦廊、估衣廊一带街头,天黑后点着小马灯看货论价。由于一般卖物者需钱紧迫,脱手心切,黑市场上出现一班"逼宝猴子”,杀价收买,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曾有清巡防营统领的孙子张松甫将一只祖传名贵的紫铜"尊德炉",以下块银元卖给"逼宝猴子",转手售得银元九十块。
李鸿章的曾孙一件西口狐皮袍子只卖八块钱,转手被人以三十银元买一方。当时流传着“黑市黑,天黑、货黑,人更黑"的民谣。在黑市上,还有一些盗窃、小偷等鸡鸣狗盗之徒混入其间,销脏灭迹,使黑市越卖越晚,甚至通宵达且有生意。市内居民前来黑市出售旧物或买点便宜东西者亦大有人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