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欢文字的徒步者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作者: 三儿青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03:46 被阅读12次

    在学校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深入学习了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获益匪浅.

    本书讲述了习总书记自16岁响应当时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成为一名下乡知青。从适应农村简陋穷困生活开始,放下城市少年的优越感,与梁家河朴实的农民同吃同住同生活。随遇而安,快速适应农村生活,过五关:饮食关、跳骚关、劳动关,思想观,生活关,心系梁家河,扎根梁家河,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打铁、修桥、建沼气池、修路等,带领梁家河摆脱贫穷,走上致富路。成为梁家河父老乡亲口口相传的好后生。正如伟人也不是完人,这本书里也讲到了习总书记的彷徨,比如书里讲到的面包事件,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接地气有情有义的伟人形象。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积极上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勇于创新、热爱学习、热爱劳动人民的青年形象,成为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虽然时代变迁,但努力奋斗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更是我们当今青年学习生活的指南!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觉悟得以提高,灵魂得以洗礼。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入乡随俗扎根基层、不断提升自己。习总书记是十六岁插队梁家河,从繁华的北京大都市来到偏远贫穷的梁家河。住的是土窑洞、睡的是土炕、吃的是酸菜玉米馍。试想,一个16岁的少年,离开舒适的大城市生活,来到穷乡僻壤的农村,思想上、生活上所受挫折可想而知。但总书记,克服重重困难,既来之则安之,扎根农村,本着积极上进的态度向农村生活学习、向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全身心投入农村的插队生活。从总书记的一句话:“不要小看梁家河这个地方,它是有着大学问的地方”,可以看出总书记对梁家河的热爱。作为工作多年的教师,面对纷繁的外界诱惑,难免会滋生一些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念头,通过《梁家河》的学习,让我坚信,只要扎根平凡普通岗位,总能发出光辉职业魅力!

    二.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劳动之余不忘读书学习。作为梁家河的村支书,习总书记除了管理村中事务以外,带领村民积极劳动。在那个现代化机械缺失的年代,要修大坝、修路、打铁、修桥、建沼气池等,劳动任务重。在繁重劳动任务下,总书记带头干粗活累活,从不偷懒,成为村民口中憨厚的好后生,得到村民的爱戴拥护。在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之余,总书记坚持每晚挑灯夜读。为了读书,他可以跑30多里的路去借书。可以说书籍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同时他也获得了思想上方法上的指导,获得了自信和力量。工作一定时间,我们总觉得很难提升自己,职业挫败感、厌倦感,随之而来,究其原因是我们放弃了终生学习理念,从而很难有所突破。尤其,教师这个行业,除了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魅力的传递。几十年如一日,照模子说相同的话,不说学生怎样?自己都会缺乏热情。如此,怎能做好老师?所以,要坚持终生学习理念,从每日繁杂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多看书,用知识充盈自己的头脑,提升个人职业魅力!

    三.热爱村民、关心村民,时刻以村民利益为重,成为村民真心爱戴的好书记。插队梁家河,总书记没有高干子弟的浮夸风气,反而朴实、平易近人的憨厚形象,使他很快融入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中去,村民信任他爱戴他,正是这份爱戴,让他收获一份自信,自信能带领梁家河的乡亲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生活。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要教育他,就要关爱他、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温暖,从而信任你,这样他才能接受你的管理。不是吗?

    四.敢于尝试新事物,大胆实践的创新,带领梁家河村民摆脱贫穷,走上致富之路。看到人民日报一篇讲述四川修建沼气池的报道,习总书记就想,如果梁家河也有沼气池,村民有电灯,该多好!行动派的他随即三人行前往四川学习沼气技术。从沼气池的挖坑管道安装以及打火技术,他认真观察,细心做笔记,不懂就问。回来后立即操作,遇到问题,反复琢磨,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最终,建成沼气池,从此村民用上了电灯,解决了坎柴做饭问题,是梁家河再也不会出现砍柴死人的事情了,带领村民摆脱贫穷。创新,是职业的活力与发展源泉,我们作为现代青年要不断学习,敢于挑战自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梁家河》,深受鼓舞,教育之路漫长,我将以《梁家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梁家河精神鼓励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争做优秀人民教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l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