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宇宙在时间上是否有开端、在空间上是否有限?宇宙是否是有意识的?能否有模型涵括整个宇宙形态?神秘浩瀚无垠深邃,人类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探索从未止步……
牛顿运动定律终结了空间中绝对位置的观念,相对论摆脱了绝对时间的桎梏,时间不能独立于空间,必须和空间结合形成所谓的时空。时间和空间是动力量,物体运动时影响空间和时间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影响物体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广义相对论说明宇宙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存在一个具有无限密度的状态,即大爆炸,这是时间的有效起始。时间箭头有三种,第一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即熵增,二是心理学时间箭头,即人类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三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宇宙在此方向上膨胀,而宇宙膨胀可通过星系的红移来推测。
万有引力,说明物体总是相互吸引着,作用到大的距离,决定着宇宙的演化;电磁力,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在原子和分子的小尺度下起主要作用;弱核力,负责放射性现象。物体受到引力坍缩必定最终形成一个奇点,广义相对论和其他所有物理定律在奇点处都失效,而一旦考虑量子效应,奇点就会消失。光和引力中的宇宙中的一切都能用粒子来描述,光既可以认为是由波构成,也可以认为是粒子,这就是量子力学的一个特性波粒二象性,粒子的能量越高,波长越短。
地球上的生命只存在于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没被卷曲得很小的时空区域里,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有4光年距离,其他大部分肉眼可见的恒星均在几百光年之内,而太阳仅仅在8光分那么远。科学对我们来说,其大无外浩瀚如宇宙,其小无内精确到夸克,一代代人不断更新重置,科学发展的节奏总是让理论被改变以解释新的观察结果,而理论只不过是对宇宙或它的受限制部分的模型,人类将该模型中的量与自己的观测相联系而已,不确定性原理似乎是我们生活其中的宇宙的一个基本特征。
看起来物理和数学都是有确定的量和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而社会学理论却无固定的模板。但实际上,物理学理论因不断的观察推测而被更新,在社会科学领域,人性变化最慢,所以人类相处的规则自古延续至今。不管是哪一类科学,完备的协调的统一理论知识是否存在,这是人类需要共同解答的,我们的目标是完全理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所以星际迷航说我们要打破边界,勇敢踏迹人生未至之地。很神奇的是,即便我们没办法观察,测量,或者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律,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它未知但有序,我们称这个协调的统一理论为上帝的作品,或者说这是天道,这是造物主的馈赠,正是这有序的内容,自然而然地造就了生命,人作为万物之灵,正是因为善于用持续稳定的自律去对抗熵增,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群体还是国家,都通过约束防止无序。
夸克有正有反,人间的道理也禁不住推敲和论证,因为万物相生相克,那么,我们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是我来过,我看过吗?还是我征服过?抑或战胜自己而已?为了在宇宙中永生,人类在求解本源中踽踽独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