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定4时八节的方法。
大枝于地,九小枝于大枝下做弧形,合而为十枝,是为十日。那个大枝是正阳,也就是对应真正太阳。是九影的集合体现。而九小枝为异阳,划分九枝差异,是因为一年四季,太阳出图位置各有不同。
日出在夏至最北,冬至最南,其中以春分和秋分的日出位置居于这一移动范围的正中,也就是正东。
太阳位置变化整体体现在于一段弧线,而弧线可以确定两个极点,夏至和冬至,其正中就是春秋分,春秋分点把这弧线分成两段(三个点)
再两段之上四分,有五个点位,分别是夏至,冬至,春秋分点,立秋立夏,立冬立春。
传统百度词条分类的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个分法,实际上就是错误的分法。
这仅仅是四分法,只有4段,四节,而不是八节。八节之分,才形成九个点,把节气分为16个节气。
在夏至这一小枝和立夏立秋这一小枝之间,分为两段,产生了一枝,其节气对应为夏末夏初。
而在冬至和立春立东,这两支一段之间,分成两段形成了包含冬初和冬末两个节气的一支。
而在春秋分到立夏立秋这一段两个节点(两支)之间,又划分两段,诞生一节点(支),为秋初春末两个节气。
春秋分到立冬立春之间,诞生第三个节点,为秋末春初。
这样连起来,通过二分,可以确立两段三个节点,4个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通过四分法,确立了4段5个节点,8个节气(夏至,冬至,春秋分,立夏立秋,立冬立春),通过八分法,确立8段9个节气,16个节气(夏至,夏末夏初,冬至,冬初冬末,春分秋分,秋初春末,春初秋末,立夏立秋,立冬立春)。
这样才是八节,百度词条说法是错误的,只能说是4节。
九个节点有八节,也就是八段,分16节气,9支代表太阳在16个节气中出土的位置。
也就是象征太阳的参照,影,乌。这里面还有术数规律呢
U这里的阴极阳极就是冬至夏至,除去这两支,其余每支都代表两个节气,代表两个节气的小支,一共有7支。7*2+2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87489/ae90ccb631b8228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87489/ae04c7f3739262b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