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参与一起商业模拟的系统演练,主要是针对快消品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的,虽然只是线上演练,还是带来不少启发和思考,尤其是和他人交流碰撞之后。
我们团队有比较好的软饮料和果汁品牌设计,可是在市场上的数据却显示,无论市场调查报告如何对客户喜好进行区分,客户最敏感的永远是价格,低价几乎成了拉动销量的致命法宝。
一旦思维形成了对某种现象的认知,并且认为它很合理,就会用行动和实践来验证它。
当我们注意到了价格对销量的终极影响,并且也意识到广告和渠道的重要性,那么就形成了低价+广告+渠道投放的营销模式,价格一直在降,广告和渠道还少不了,导致销量虽然不错,利润却很少的困境,无法从中自拔。
当我们以为已经尽力的时候,和别人一交流,才发现原来只是自己思维局限在了一个方面。
我们根据产品特性和消费者画像做出了产品,可是完全没想过,如果没有这些依据,针对一个新市场,我们是可以推出最简洁的产品来做市场验证的,为什么我们眼睛直盯着市调报告呢?
很多时候,限制自己的就是所依赖的东西,这些让我们有了依托,也被困在了固有的视角里。
这也是为什么,自我颠覆是很难的,我们压根不知道如何解开束缚我们的绳索,因为我们要依赖它,共生关系最难去隔离,除非意志和洞见足够大。
外人可以轻而易举指出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智力差别,是信息和眼界的差异,或者只是认知结构不同。
我们经常听到提多元化,倾听不同声音,现在意识到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无法做到客观看到问题,那么再多的自我反思和复盘都不会有实质突破,基本都是原地打转。
别人说出来之后,我们会觉得很简单,可是在未被点出来前,我们一直是局内人,无从知晓问题症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