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斯科特(M. Scott Peck)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30岁的财物专家前来就诊,说自己总有拖延的坏习惯,并且因为她的拖延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希望得到帮助。作者研讨了很多方面的原因,从原生家庭到当下婚姻环境,以及同事之间竞争给她带来的恐惧感等等,都没有找到答案。作者有一天突发奇想,问了她几个问题。
“你喜欢吃蛋糕么?”作者问。
他回答说喜欢吃。
“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的奶油?”作者接着问。
她兴奋地说“当然喜欢奶油啦!”
“那么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作者接着问。
她不假思索地说:“我通常先吃完蛋糕上的奶油,然后再吃蛋糕。”
就这样,作者从一个小习惯上找到了她延迟症的根源。于是他们再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她在工作的一个小时里,先完成自己认为容易做和喜欢做的事,在接下来的6-7个小时里对付那些棘手的差事。于是她总是回避,不知不觉时间飞逝,拖延症就这样出现了。
其实,如果她能在工作的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去先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6-7个小时,他就可以悠闲地工作,而不会出现拖延症的问题。这就是常说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

对于孩子来说,“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当然,成人对于延迟满足感的能力也需要通过挣扎和锻炼才能够习得。比如正在减肥的人,看到爱吃的食物,是否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向食物say NO!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力,一种不易被察觉的能力。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最终掌握了这个能力,也因此使得他们与众不同的同时又往往令他人迷惑地意味“我怎么看不出来他到底比我强在哪里呢?”
其实,说穿了就很简单,掌握了“推迟满足感”之技巧的人早就有因此获的极大的、只有少数人才会获得的利益的经历。于是,他们最终表现为比绝大多数人“更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这些耐心被用来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的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的威逼和利诱;甚至,可能会仅仅因为他们惊人的耐心,那些打击和挫折对他们来讲不再称得上是打击或者挫折,那些威逼和利诱对他们来讲根本并不存在。
对于所有的007er来说,每个人都在通过每天的时间来培养这种能力。七天一篇文章,看似简单,其实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就,让自己不断输入,不断输出,坚持7年,这是一种惊人的毅力,而这种毅力是建立在对很多诱惑say NO 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一个能坚持走到南极的007er,一定是延迟满足最大的受益者,更是最强的实践者。
生活就像一杯茶,它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如果能在“苦一阵子”的阶段推迟享乐的满足感,那么“苦”之后的“甜”就是我们慢享的幸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