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作者: 一个大游侠 | 来源:发表于2016-08-22 15:17 被阅读0次

    整理电脑中的文件,意外翻到这篇习作,是2010年给选修课写的结课论文。时过境迁,重读旧文,竟仍然能感觉到内心的澎湃与平静,不禁微笑。分享于此,以共勉。

    2016.08


    何谓鲁迅精神 

    2010.12

    题记: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提到鲁迅二字,心中便会肃然起敬。可是,一直以来,对鲁迅先生的印象都是朦朦胧胧,从中学课本里看到的节选文字,或是从传记书籍里窥见的传奇生平,都是停留在几年前的记忆里。若不是选修了这门“鲁迅名篇赏析”,我想还是会保持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

    其实并非不想细细读读鲁迅的文章,只是在这个浮躁复杂的社会,即使作为一个大学生,也总是会因各种诱惑迷失,而忘了去叩问自己的内心——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德国汉学家顾彬曾坦言:100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会看金庸。是的,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鲁迅先生的表面上相隔几个十年,但是实质上关心的东西是相同的。就如方教授所言,人的问题有些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

    那么,鲁迅先生关心的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使得他的文章具有持久性并且历久弥新?我想,鲁迅精神正体现在前一个问题上,同时又促成了后一个现象。那么,何谓鲁迅精神?

    一.“立人”思想

    首先,我认为,“立人”思想是鲁迅精神的基础。

    在《文化偏执论》中,“是故在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在我的理解里,“立人”立的便是——在对自我的认识上张扬自己独特个性、成就生存价值——的人。

    一个人若是无法自我认知,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人生这一遭也是白白度过,实在可悲。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不过是遵循着所谓的“标准”或是“应该这样做”,却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或者因着外界其他因素而被蒙蔽了,不清醒,不自知,到年老时才恍然大悟。但那一恍然,怎抵得过匆匆岁月弹指间灰飞烟灭。

    鲁迅在《墓谒文》中说道,“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这便是一种难以自我认知,而这导致的必然是身心的痛苦。

    鲁迅曾称赞尼采为“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矣”,也可以看出他是推崇独特个性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独立特行之人激起片片浪花。尼采和鲁迅都是其中佼佼者。来看我们现在社会,“个性”一词在某种程度发生了一些扭曲,于是芙蓉姐姐、小月月等等开始风靡,借着网络这个新时代的武器张牙舞爪——但这不是真正的“个性”。有些人不禁惋叹,大学里再也看不到“起舞的苏格拉底”,但是我们看到大学生数量每年几乎要成指数增长。大学生们都在做什么呢?不要急,他们会在SNS网站上发布状态,告诉你今天又偷了谁家的菜,顺便预告晚上要为游戏电影网络小说通个宵。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们都在丢弃他们作为大学生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和财富,实在令人质疑他们今后是否足够能力去创造私人财富和社会财富。

    鲁迅在看到族人的麻木之后,决定弃医从文,从此拿起了笔杆子;尼采在大学疯狂参加社团之后意识到人生绝非一场消遣,于是走上苦苦求索生命意义的道路。他们都在走了一点甚至谈不上弯路的弯路之后,确定了自己的生存价值,并且用余下的生命挥洒热情,谱写自己的人生。而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游手好闲的无业青年,或是某些富二代、官二代,他们虽然在社会上的地位高低不同,但是看看他们空洞的眼睛,便知他们的价值是一致的——没有价值——或许这是他们所以为的价值。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社会上不尽然是这样的存在,仍是有很多人在坚定地做着关乎热情、关乎意义的事情。

    因此,在这个浮躁复杂的社会里,树立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对鲁迅精神的一种延续。

    二.批判精神

    “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人物群像,由此衍生出的“看”与“被看”二元结构令人深思。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看客,关键在于——你看什么,如何看,看出了什么。而批判精神,正是在“看客”思想上的一个极好演绎。自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仿佛掌握了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生命之火。正是这把熊熊燃起的火,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批判精神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里,应试教育仍是高踞主体,学生们的时间被大量重复枯燥的练习、补课、考试所占据,根本没有时间去涉猎群书,更谈不上思考。据报道称,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比重大大减少,甚至有销声匿迹的倾向,这不得不叫人哀痛。在大学校园里,政治色彩浓烈的必修课学分一个高过一个,而学生翘课的频率更是一个甚于一个,这究竟是一种反抗还是一种麻木?倘若年轻一代被强加了意愿,被剥夺了思考的能力,那么他们今后能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呢?

    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生”,说的是每日对自我有多次反省。批判精神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自省。此外,我认为,自省的本质便是出于“爱”。鲁迅先生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便在于他对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反思,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觉悟便是来自对这个国家深沉的爱。正是他在日本留学时亲眼所见国人那一幕幕冷漠、麻木、混混噩噩的模样,激发了他最深切的痛心疾首,由此立志用笔锋激醒沉睡的雄狮。而正是因为爱之深,才有责之切。古今中外,不乏有与“忏悔”二字相关的作品,有些甚是发人深省,而这深省之后期待看到的便是如蝴蝶效应般的影响——救赎。

    韩寒作为80后一个特立独行的标杆,之所以比郭敬明更加受社会关注,正是在于他文字中的批判精神。而他出版的《独唱团》之所以受众人瞩目,除了他个人原因之外,我想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个社会对“批判精神”的饥渴。是谁夺走了我们说真话的权利,阻挡了我们表达深切爱意的渠道?

    韩寒在序言里说道,“总有一个世界观,是傻逼呵呵地矗在那里的,无论多少的现实,多少的打击,多少的嘲讽,多少的鸽子都改变不了的。”“世界是这样的现实,但我们都拥有处置自己的权利,愿这个东西化为蛀纸的时候,你还能回忆起自己当年冒险的旅程。”

    正如他所言,在现在社会里,有多少真相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视而不见的,有多少批判文章是在“被”敏感、“被”审核、“被”和谐的?这个社会给了我们太多想说话的欲望,却无情地将那欲望悬吊空中,或者干脆割断喉舌,让我们哑然失言,最终条件反射般不再有触动——那便是麻木了。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个说话空间狭窄的社会里,一个人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阅读,多思考,理性批判而不是盲从起哄。当思想中的声音达到一定分贝,达成共识,必会穿越重重阻碍,令这个空间爆炸,从而涅槃。

    三.反抗绝望

    “反抗绝望”在鲁迅思想中非常具有闪光点,同时也是批判精神中所必不可缺的。

    对鲁迅笔下的“过客”而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在于“走”,在于一直不停向“前面”走。这同时也是鲁迅对于失望人生的态度——艰难地行走。

    鲁迅曾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己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鲁迅的一生都在争斗、反抗中前进,在安徒生的那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始终保持坚定而又悲壮的步伐。

    正如他所认为的,“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所谓希望指的便是诸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希望的美好的确让人有动力,但是却不及绝望的嘶哑呐喊与歇斯底里那般猛烈、汹涌、决绝。“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因此即便是在批判时屡遭碰壁,也要保持反抗的姿态,在绝望之中自我救赎,至少那不至于麻木。

    作为历史中间物的鲁迅曾悲叹,“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百应者云集的英雄”,但是他仍是在荆棘路上坚持行走,“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我想,正是鲁迅先生始终关心的“立人”思想、批判精神、反抗绝望,构成了鲁迅精神,使得他的文章具有持久性并且历久弥新。

    只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秉承鲁迅的这种精神,健康地发展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至少临终时可以坦然地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qg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