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50年,新生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心下大力量治理肆虐多年的龙须沟。
历史上的龙须沟位于北京的崇文区金鱼池一带。清光绪年间以前,龙须沟水还是清澈的。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干枯,河道淤积,进入民国后,由于龙须沟沿岸的居民和手工业作坊随意向河中倾泻废水、污水,使龙须沟已经成为了北京全城排放污水和雨水的主要渠道,绵延数里,沟两岸的垃圾堆积如山。每逢雨季,污水四溢。生活在龙须沟附近的百姓,长期忍受着”臭水沟”带来的折磨。
1950年,龙须沟改造工程启动,当年11月,全部竣工。仅仅几个月的功夫,沟中铺设了下水管线,沟上铺成了柏油马路,并通了电车,马路两边竖起了路灯,原来的茅屋草舍也改造成了红砖楼房,这一带的居民从此用上了自来水。这在当时的确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一桩例证。
改造龙须沟,仅仅是建国后北京城市上下水道建设的第一步,后来又把大石桥、夕照寺、右安门内、陶然亭、铜法寺、李广桥和泡子河的七处明沟也逐一改造,‘八大臭沟’全部消灭。
02.
话剧《龙须沟》的诞生,则缘于当年彭真的一份提案。这份提案先是委托给北京人艺老院长李伯钊,李伯钊又把这个任务以及治理龙须沟的施政计划等材料交给了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因为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上学后,自更名为舒舍予。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他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父亲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老舍是1949年12月从美国回来,次年6月即当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刚回新中国,热情高涨。他曾经站在全国人大的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我本是个无党派的人。可是,我今天有了派。什么派呢?‘歌德派’!”
老舍说:"我就抓住臭沟不放,要达到对人民政府修沟的歌颂。哪怕自己还不成熟,我也要反映它。"反映总得有生活,而老舍先生老寒腿,走路不很方便,右手总是执着手杖。他不能常下去,人艺的领导就派林斤澜的差使,要他下去采访。找来素材,拿给老舍。这种方法叫做"三结合",即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林斤澜当了群众和作家之间的桥梁。他到了北京金鱼池附近的贫民区,就闻到一股臭味。低洼,雨水倒灌,脏东西进屋,人要站在炕上。沟还没建好,可是素材还要"找"。
老舍写出《龙须沟》后,人艺找在北师大任教的焦菊隐来当导演。焦是林斤澜的老师,他觉得《龙须沟》太单薄,不宜演出。后来人艺一再努力,焦菊隐最后同意说,那就让导演和演员共同丰富这部戏吧。于是,一部传世之作话剧《龙须沟》便应运而生。
老舍与“三结合”创作《龙须沟》①03.
1951年2月,北平解放两周年之际,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导演、北京人艺排演的《龙须沟》在北京剧场正式公演,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亲自题写了剧名。
《龙须沟》上映后,行内人并不看好,认为直白,政治化。而周恩来认为这恰恰是党所需要的。政权要在城市里扎下根来,光让人们学习社论不行,需要文艺作品帮忙。周恩来直言《龙须沟》帮了他的大忙,希望周扬出来表扬。周扬想给老舍“人民艺术家”称号,但一些从解放区过来的作家、理论家不服气,认为老舍刚从美国回来,没有参加革命斗争。于是彭真表态,那就由北京市发吧,《龙须沟》是写北京的。 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几个月之后,《龙须沟》登上了中南海怀仁堂的舞台,成为毛泽东“进京赶考”之后观看的第一部话剧。于是之、郑榕、叶子等的出色表演轰动了京城。特别是叶子,当年饰演剧中的丁四嫂,为使人物贴合实际,她为人物设计了一副哑嗓子,几十场下来嗓音受损。作为一个演员,也是为艺术献身。
电影《龙须沟》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2年摄制完成。1953年,北京人艺重新公演。
用现在的眼光看《龙须沟》应该算是主旋律,它是一曲新中国的颂歌。该剧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反映了解放初期人们对新政府的拥护和热爱。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话剧《龙须沟》也成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在新中国话剧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文革期间由于不堪忍受造反派的无端污蔑,他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他的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曾说过,写话剧的台词,要像写诗一样的地推敲。他的手稿总是写得干干净净的,不轻易下笔。他的台词多用动作性语言,尽量少写叙述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