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长假,回家探望父母。母亲上个月由于甲状腺肿瘤动了手术,当时不在国内,没办法回来,照料母亲的重担就落到了小妹的身上。没能在母亲需要我的时候来到母亲身边,这次放假,就想回去好好看看母亲,以弥补母亲重病中我的缺席。
经过10个小时的高铁,我终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还没有放下行李,惊喜万分的母亲就说:“酿苦瓜了,你最爱吃的,刚出锅,快趁热吃。”说着慢慢移动身体到厨房为我盛苦瓜。我放下东西跟随母亲进到厨房,见餐桌上一大盆酿苦瓜,热气腾腾的。看着母亲正用僵硬的手为我夹苦瓜,由于不灵活又没有力度,一截苦瓜夹了好几次还没有夹上来。我赶紧从母亲手里拿过碗和筷子,夹了几截苦瓜。苦瓜的清香和着糯米的黏软,香菜的浓香夹杂着五花肉的鲜美,让中午就没有吃饭的我大快朵颐,接连吃了三碗才罢。老公是湖南人,也吃了一大碗,女儿则把苦瓜皮挑给我,只吃里面的糯米团,还连说外婆做的东西真好吃。母亲坐在我们对面微笑着望着我们,神情满足而欣慰,连说“好吃就多吃点,多吃点”。
母亲见我们吃完,告诉我们还有粽子,也是刚出锅,得等凉了才能吃,不然吃了会尿频。这是我们老家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说法,其实是在那个年代为了不让小孩快速吃烫到喉咙而编纂出的理由,后来流传至今。而只上过一天学的母亲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一直奉为圣旨一样遵守着,从不让我们吃热粽子,生怕我们尿频。
我看着一大锅酿苦瓜和一大堆粽子,想象着刚刚恢复的母亲艰难地拖着患有类风湿的腿用她已经变形的手做着这一切,该要花多少时间和耗费多少体力啊!包粽子酿苦瓜,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何况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可是,为了让我们姐妹吃到我们爱吃的东西,母亲不顾辛劳,硬是在我们回家之前做好了这些美食。
过一会儿,大妹小妹一家也都回来了,照例是先吃酿苦瓜,一大盆苦瓜很快就吃掉一半。母亲笑意盈盈,让大家多吃点,吃完了又酿。父亲则坐在客厅微笑着看电视,时不时地看我们一眼,眼神中满是高兴和幸福。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一转眼,三天就过去了,我们还要去湖南看婆婆,她老人家也是望眼欲穿,已经打了好几个电话来了。
出发的头天晚上父亲就催着我们整东西。他拿出三麻袋花生,从柜子里拿出几瓶剁椒,还拿出他早从村里收集到的土鸡蛋,下午他去别人家地里买来的红提和巨峰葡萄,还有橘子,凡是能带的东西他早早就帮我们准备好了。两个妹妹开车回来的,直把车厢塞满了塞不下父亲才作罢。而我呢,父亲早就帮我备好了一个大推箱,还一再叮嘱我下次回来记得带回来,好装东西去。
看着父亲忙里忙外,花白的头发被汗水打湿,有几根贴在前额上,看见自己准备的东西都被塞下去了,他黝黑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那几颗因为早年抽烟被熏黑的门牙是那么可爱。我从后窗看到父母带着小妹的儿子站在那里向我们挥手,我潸然泪下,这就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村父母啊!现在城市里什么都买得到,可是父母还是要为儿女准备一堆家乡的东西,其实,那哪里是东西啊,那是父母亲满满的爱和不舍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