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阅读《玩耍精神》有感
自从我家熊孩子上了高中,从小带大他的外婆各种不满。熊孩子回家的时间只有周六中午到周日晚上这一天半不到的时间,期间还要上他最喜欢的新概念英语。
熊孩子的安排是吃过午饭直奔游乐场,和早就约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回家吃晚餐,然后上英语课,下课后回爷爷奶奶家第二天睡醒后完成作业再继续玩,晚餐回家吃,然后回校。
这个时间表是熊孩子自己安排的,但是外婆觉得他在家的时间太少,和他说不了几句话。经常念叨要我让他在家呆着。但作为熊孩子的熊妈妈,我对熊孩子的安排无条件服从。原因只有一个:尊重!
最近一个好朋友的孩子考上初中,一下子适应不了,再加上基础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补习得非常辛苦,孩子经常有逃避情绪。好朋友给我的信息中蕴含着太多焦虑,说孩子赶不上进度,被同学看不起,但孩子又不争气,学习态度不好云云。
我想起了熊孩子对我说的一句话:“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中国家长大略都有一个她们不认为是毛病的毛病,喜欢为孩子安排生活、理想,甚至未来。一切的出发点都在一句话体现出来:“我这是为你好”!因为早早为孩子设定好了将来,所以家长需要孩子们无条件的服从。有几个家长愿意让孩子玩?玩是需要消耗时间精力的,玩了就没精力学习了。
但家长们是否都忘记了一个词:开心?
当成年人回忆起快乐时光,绝大多数都会第一时间回忆起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上的蝴蝶、飘荡的秋千,就是童年趣事的记载。
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做了父母的我们,马上转变成了一种约束。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但是,我们同时也和学校、社会一起,给孩子灌输各种规则、条例。
为何家长要严格管教孩子们呢?回答最多的是:“这个世界太乱,我不想让他受到伤害”。因为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跟紧孩子,让他学习,做各种课内课外的习题。培养德智体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周末的时间,不是花在补课上,就是花在课外培养上。
玩是孩童的天性,而有引导性质的游戏和玩耍,寓教于乐的做法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有哪个孩子愿意听家长喋喋不休地说教?最受孩子们喜欢和爱戴的老师,绝对是那些讲课生动、愿意和孩子打成一片的。
玩耍精神并不意味着孩子就玩物丧志,相反我见到过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们对玩也非常在行,而且玩儿得很精进。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应该是每个家长都要学会的一门功课。
在《玩耍精神》里,作者把主动权赋予了孩子,以孩子为主体,让他们在玩耍中形成社交、互动、沟通、协调、创造力等等的能力。
为了孩子活得像个孩子,长大了活得像个人,把游戏还给孩子。这是为人父母的权利也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只因,值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4920347/43f7768298c2b85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