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给安自强检查,今年他要升初中了,需要预习初中的课程,检查数学的时候,和我初中的时候一样,总觉得书上的内容很见得,感念什么的根本没什么用,只把课后题做就ok了。这已经是第无数次我和他强调了,课本上的东西,一定要认真看,就拿正在检查的数学来说,概念是最重要的,中学的数学课本上,重要的就那几样,除了概念就是例题,偏偏学生最不重视的就是概念和例题了,为什么是例题,当然是最典型的题才是例题了。我一遍遍苦口婆心的对着我这弟弟讲,骗骗他从来不认真。我最讨厌的,不是他不会,也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他从来都不认真,总觉得自己有点儿小聪明,差不多就得了,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不管我和我妈怎么训他,教导,都没有用
他现在简直就是翻版的我,初中时候的我,我和她差八岁,我上大一,他上小学六年级。从小学到高中,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班级,我的名次永远都是中间,没有什么上进心,但起码也知道学一学,初中我在实验班,全班七十多个学生,我的名次永远在三十到五十之间浮动,高中在普通班,我的名次永远在二十到三十之间浮动,在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名次也普普通通,高考成绩自然可想而知,我只比二本线高了几分,我现在很庆幸自己那时候选择了复读,也很感激我妈那时候全我去复读,而且送我去了最好的高中去复读,河北正中,在那里,聚集着可以说是全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复读班的老师也是学校最有资历最优秀的老师,在哪个班里,我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跻身即使是班里中等名次,所有人都破釜沉舟,以前我英语只要是能够到一百零几分我就会觉得很满足了,可是在这里,全班有一半的人都是一百二十分,而我连一百分都上不了,差距,觉得自己连学渣都算不上,就是沫沫,只有在感到自己和别人巨大的差距的时候,对于我这样得过且过才会真正的想要去努力,不努力就无法生存,我之前还抑郁,现在哪有抑郁的时间,可是根本没法追上,基础差的太多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老师上课讲课,我在下面开小差,恍恍惚惚两年过去了,到高三的时候,想要努力了,可是就是使不上劲,名次永远在那里徘徊,后来复读,在最厉害的学校里,最厉害的班级,最厉害的老师,最厉害的同学,我也只是考了一个双非的一本,普普通通,学的医学,考不上研的话,就要去乡卫生院,甚至可能那里都去不了。不一样的大学,看到世界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我学的中医,今年暑假才决定要跨考心理学,目标是重点985。前面说到我很庆幸。因为在第一次高考完之后,其实我已经找好了学校,更准确的说,是我爸妈已经替我找好了学校,一个医科大学的附属学院,我是真的不愿意,那个学校的操场比我高中的还要破,大学,比高中管的还要严,总之就是一个字,“破”,二本的老师叫二本的学生,准确的说是三本的学生,不甘心。现在我虽然在普通大学,可是平台的高度已经很不一样了,眼界已经不一样了,更不符合大学应该有的管理制度,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有更多时间去丰富充实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
断断续续说了好多。总结一下就是
1.基础知识很重要
2.只有在认识到差距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看清自己的能力,才会去思考如何上进(只对以我而言)
3.不同高度的平台,真的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如果不甘心,生命那么长,给自己一年的时间重来一遍,你一定会感谢自己的。不然你能够忍受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都在后悔和不甘心中度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