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禅宗思想
悟不在坐,亦不离坐
――读圣严法师《禅悟与静坐》偶感
的确,正如圣严法师指出的,“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见《禅悟与静坐》,下引同,不另注)静坐的利益,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可以说,哪怕只是为现代人的身心疲劳提供一种安顿的方便,静坐也是值得推荐的。所以圣严法师进而说:“由于一般人无法把心静下来,就是能够安静,也很难经常安定,所以仍须静坐。也可以说禅悟并不一定要静坐,但静坐的定力有助禅悟,不过仅仅是静坐,也无法获得禅悟。”从中国流行的祖师禅来说,开悟不在坐,但也不离坐。禅在一草一木之中,自然也可以在静坐之中。禅门所谓:“久坐必有禅,久住必有缘。”这个禅,虽然可以直白地解释为“定”,但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悟”呢?虚云长老当年住扬州高旻寺,腊月初八,因沸水溅手,茶杯落地而豁然大悟,谁能说与定、与静坐无关呢?现代人心气浮躁,缺乏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守。任何事情想要成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是如理,第二是如量。如理即是目标和方法正确,如量即是数量或时间足够。“久”字,就是强调“如量”。
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久坐”不是指单次坐的时间长。甚至初学静坐的关键是:第一,次数多而时间短。这样不至于因有各种禅境觉受而贪执,也不至于因身体疼痛等不适应而反感。所以,每次静坐,到了规定时间就应该上座,到了预计的时间就必须下座。不因为自己的心情等因素随意改变。第二,确定功课,恒常不改。不仅每日要定时完成,数量也不得随意增减。尤其是一开始静坐,要发长远心,而不是勇猛心。持之以恒,逐步完成,达到预期,然后再逐步增加功课量。否则,会听到打坐就发怵,看到坐垫就想吐。勉为其难坐下去,又有何益?
动与静都是相,生起对动静之相的执著,源于内心的无明。圣严法师指出:“而所谓执著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当你面对任何人、物、事的时候,首先强调‘我’看到了什么,而加进价值的判断,那就是执著。那么禅的所谓不执著是什么呢?任何一样东西、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人在他面前出现的时候,他自己不会加诸任何意见,而对方所需要的东西,却恰如其分地给了他反应。”这样的状态,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落实的,而不是停留在“无分别”、“不执著”这些名词概念之上。道在日用之中,日用即日常应用。《易·系辞上》云:“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孔颖达《疏》说:“言万方百姓恒日日赖用此道而得生,而不知道之功力也。”在今天,对于普通居士来说,抛妻弃子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去打坐求静,于日用之外别求证悟,不仅离“不执著”很远,甚至可以用祖师的话说这是“野狐禅”。
一般都认为静坐可以学,禅悟的境界则不可说,凡夫学禅,开悟无期。其实,禅宗以指标月,无说而说。百千公案,说而无说。还可以用《华严经》中宣说的“海印三昧”来印证。海印是譬喻,三昧是定境。《佛光大辞典》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不妨引用:“海印者,约喻以立名,即以大海风止波静,水澄清时,天边万象巨细无不印现海面;譬喻佛陀之心中,识浪不生,湛然澄清,至明至静,森罗万象一时印现,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无不现。《华严》大经即依此定中所印现之万有而如实说,故称此为海印定中同时炳现之说。”
按照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所说“海印三昧”有十门,“但是一真心寂照普现之义。若有不现者,即是客尘自遮,见网自隔,非法身咎。”并指出,法身平等,遍一切处,依众生心而现种种境界,“摩诃衍论云:诸佛如来,法身平等,自然遍一切处,无有作意,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其犹日月丽天,盲者不睹;雷霆震地,聋者不闻。道契则邻,不在身近故。福人出世,则琳琅现矣;薄福者出,则荆棘生焉。皆由自心,有现不现。若直了心性之人,悉皆平等显现。”(《宗镜录》卷十八)可知,能否见到大海湛然澄清、印现的一切境界、一切事物,关键在众生心这面“镜子”,如果镜子有污垢,色像不现。众生心中有污垢,法身不现。现与不现,皆由自心。如果达到禅心无相、无念、无住的三无境界,即如海印三昧,森罗万象,一时炳现。
即使修小乘禅法同样也可以发大乘菩提心。我们要注意慈悲与智慧的关系,圣严法师指出:“慈悲和智慧的意义相同,表达方式却不同的。真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真有慈悲。慈悲的表现是在广度众生,而在他心中没有自己也没有众生,便是实证空性的无我智慧。唯有无我无著的智慧,才会表现出真正的慈悲。”同样,胜义菩提心的生起,必待实证空性。《心经》广说各种空,最后揭示的目的还是“度一切苦厄”,还是“能除一切苦”。可见必须藉由大悲心与大智慧的培育,让凡夫在开悟之后,从“空性”义上,彻底体会已证空性大菩萨们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回头再读圣严法师说的“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这话,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