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鄂西北有一条江流经---汉江,这条长江的支流滋养着生长在这里的世世代代。
这里有着仙山武当,有着秀水,自二汽兴建,成为汽车城,它并不繁华却足够温暖,它虽年轻,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在00后这一代,我们没有经过迁徙离乡,更没有亲眼看到曾经那古老文明的郧阳,我们所知道的寥寥无几。
我没有体会过那种亲眼看着世代居住的家园,奔跑的田地在一声巨响后被大水冲垮的痛,埋没于江底;没有经历过举家搬迁,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更没有体会过无家可归的无助,可是郧阳人,他们有,我们的上一代人亲身经历着这种痛。
我不知道当听到国家下达南水北调工程指令,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将要埋于江底,将要离开时,上一代的人是什么反应,我想那一定是一种难以割舍。
在《大江北去》这本书上有这么几段话段话:1959年12月26日,经过10万筑坝大军的奋战中,汉江丹江口工程截流合拢。三千里汉江在人们高呼万岁中开被拦腰截断······
此后,汉江和丹江开始倒流,有着辉煌文明的郧阳古城开始沉没,庞大的武当山脚下的古建筑群开始沉没,土地和森林开始沉没······
他们扶老携幼,一步一回头地含泪离开故乡他们号啕着,眼睁睁的看着倒流的江水吞没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汉水,丹水两岸60多万亩良田,他们遮风避雨的房屋在一声命令中被拆除。
在我第一次看到这些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那座大桥下面的汉江埋葬着古老的郧阳。原来,汉水和丹江还有这样的历史。在北上的这条线上,各省的移民有很多,在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却是一句话:
国家需要,我把家乡献给你。我从心底里对那一代人产生敬佩,他们很善良,也很坚强。
在我心中故土已和我的血脉相连,割舍不开,是我们心中的一方净土,纵使它并不繁华,纵使大家说它只适合养老,年轻人该出去,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就割舍下的。
正如诗人艾青的诗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