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表格填写是一度让我崩溃的,原本我觉得自己的每天不知道干啥,希望能通过制定计划来帮助自己明确每天的任务,但是想到自己之前的状态,总是很难一天完成一件任务,而且如果一天只做一件事情的话,很容易让自己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了,为什么就看不到一点进展呢。所以就会出现回顾自己一天的任务的时候体会不到一点成就感。在设定标准考评值的时候,发现日计划的习惯很难采样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原本认为采样任务数量来评价,但想到不同的任务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同的,一个需要很多时间的任务和一个仅仅是签字的任务相比,数量上的比较并不能体现出真正的工作量。虽然老师在后续答疑的环节中提出采样任务完成率作为指标具有比较好的量化性,但是考虑到对于一件工作的进度,其实也是一个主观的感觉,在判断时难免会有失平衡。想想自己之前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在早上定下的目标,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做事的时候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在采用时间开销记录以来这个原因越发显现出来,常常自己开始做一件事就没多少时间就开始想要刷网页或者做其他分心的事情了。所以自己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效率不高,容易分心,容易被干扰。当我发现自己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激动,就好像感受到了心智开启的醒悟。可能这是我参加这个习惯训练营的一个意外收获吧。所以我又重新返回修改了前几天的表格,理清了低效、分心对自己造成的不好的影响,也认识到了自己现在迫切需要养成的元习惯—专注。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明确了自己对应的表层习惯就应该是–每次专注一件事,并用番茄时钟来衡量自己专注做事的时间,这样比起每天完成的任务数量和日计划完成率,是一个可以将主观评价降到最低的标准,也就能尽量做到客观了。至于做事效率,那是基于经验、方法和其他多方面的因素所产生的一个综合结果,但我想,在同样的情况下,一次只做一件事,肯定比多个任务同时处理会更高效一些,至少免去了不同任务切换之间的思维转换,人脑相对于电脑的不足之处之一也就是多任务协同处理了吧,毕竟缺少GPU的协处理器啊。
弹性机制,让自己更加灵活应对过程中的风险。这也是我在今天感到收获最大的地方。以前总是定下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会让自己在一次没有完成之后的挫败感急剧放大,并有可能导致放弃和逃跑。原本我还担心,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由于回家、出国等事情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导致中途退出,又变成一次失败的尝试,让自己对自己的成长管理失去信心。所以明白了这点,做好了提前防范,对这次的习惯养成计划充满了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