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整理的艺术》:整理有术,做生活黑客

读《整理的艺术》:整理有术,做生活黑客

作者: 放牛班的小林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08:38 被阅读185次

你有出现这些问题吗?

纸质资料、书、名片一大堆

杂乱无章,随处可见,

急需资料时,

纵使“寻它千百度”

他也迟迟不现身

办公、生活环境

物品堆积如山、摆放杂乱

电脑桌面上

堆放着整屏的文件

不知该从何找起

衣柜里

衣服堆的如山高

晨起不知道该穿哪套

.....

于是,

工作效率低下,生活杂乱无序,

更别提什么生活质量了。

别问我是不是被上面的石头砸中了,正在疗伤中,收拾了一天的书柜,玩具,纸质材料,已无力面对自己低下的整理能力。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来读读小山龙介先生的这套书——《整理的艺术》,会让你有种终于找到救命稻草的感觉。日本作者对于整理细无巨细的思考和践行,让人不得不佩服(行文比较啰嗦的委婉表达)。全书印证了作者的一句话:"这世上没有什么天生就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只有让工作变得有创造性的人。"

《整理的艺术》

书里引出了一个概念——生活黑客,这类人是超强生存术、工作生活都很成功的人。他们善于学习和总结,天马行空却张弛有度,能自创先进方法,对于解决问题总是主动出击、乐此不彼,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到游刃有余。那么作为一个生活黑客,如何整出高效率、高品质生活呢,梳理下整本书的脉络,如下图所示:

本书架构

本书从6个维度展开:资料整理,环境整理,信息整理,生活整理,思维整理,人脉整理,接下来依次介绍。

一. 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术

书里有很多方法很值得借鉴,比如:

1、将很多不必要的纸质资料毫不留情的废弃掉

2、将纸质资料及时电子化,可以使用扫描仪,或直接使用全能扫描王,在我使用过的工具中印象笔记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扫描图片,并且对图片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索引

3、文件需要有标准的格式命名,如:项目名+文件名+日期,在公司内部,向上汇报时,还可以加上姓名拼音缩写。标准的文件命名格式,便于文件按定义的关键词,如日期、项目进行索引。

4、文中推荐用SugarSync实现文件夹在云端多设备间同步更新,这样可实现多场所无障碍办公。但遗憾的是,这款国外软件需要购买会员,已不免费开放。国内的百度云、坚果云也具有类似功能,试过的小伙伴可以分享经验。

5、对重要的网页可以截图,推荐Evernote的剪藏功能。

6、对于一些保存下来的纸质资料,可以将其装入透明文件夹,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文件夹右上角注明项目名称和日期),并将最近使用过得文件夹都排在前面。常用的文件夹放到前面,长期未使用的资料自然就被挤到了最后面——这就是典型的“排挤式文件管理法”。

7、对于多项目或不同分类的资料,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件夹颜色进行标识。

8、对于某些重要资料,可以要求E-mail发送,以做电子备份

9、对于需要永久保存的资料,需存档管理,同时做电子备份。其他纸质资料要及时电子化并做废弃,只保留正在进行的项目所需的纸质资料。

10、电脑桌面保持整洁干净,每天下班前需将文件先放入某个文件夹,固定一个频率对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归位。

11、归好档的资料,从哪儿拿的放哪儿去。这个原则,在孩子上早教课时,每次孩子玩玩具后,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并且教室内给每种不同的玩具分配了不同的工作栏和柜子,给孩子建立秩序感提供了很不错的环境。没有归位的习惯和意识,就无从谈起整理的作用。

二. 环境整理术

环境整理术

1、将小物品装入透明文件袋,减少杂乱感。这里要注意必须是透明的整理袋,这样能一眼看清楚里面的物品。比如手机电源线、耳机线之类。

2、书中推荐xmarks这个软件可以对电脑运行环境快速进行复制,以便多场所不同设备的办公环境。

3、实现一物多用。比如说买个附带隔音功能的耳机,既可隔离噪音又可以用它来听音乐放松自己。便利贴的好处也是多多,既可以当书签或读书笔记,又可以拿它来管理个人事务。

4、拓展浏览器的附加组件实现网页浏览器的个性化。例如我用360浏览器时就会安装一个“喵喵折”的软件来进行购物比价,用火狐浏览器时可以安装Better Gmail和Epub来进行邮件和电子书的管理。

5、将办公桌的右半边变成激发创造力的空间。按区域划分功能,将桌子分为左右两个区域。人在回忆过去的事时倾向于左看,所以可以在左边放活用过去的记忆类工作。在构想未来的蓝图时人更倾向于向右看,所以可以在右边放面向未来的企划性工作。手机电话放在左边会比较合适,一是左边拿起接听电话右边记笔记会比较方便(一些用惯左手的人除外),二是便于回忆起过去的对话,还可以在电话前放些记笔记用的纸张便利贴等。

6、固定纸巾盒和笔筒的位置来保持桌面井然有序。用分割抽屉,充分利用空间。

7、将输入法语言栏放在电脑桌面顶端的中部,这样既不会阻碍操作,也不用低头就及时确认当前输入法的状态。

8、一机双屏,扩展工作领域。比如你可以一边查看资料一边制作PPT,不用在一台电脑上来回切换画面,大幅地节约了时间。

9、将办公桌面和电脑桌面都整理干净后再回家。这样可以让你回家后不再考虑工作,切断这个恶性循环。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电脑,在回家前把桌面残留的文件都移动到其他地方,最好做个分类,还有规范地给文件取名也可以防止文件丢失。

10、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去。

三. 信息整理术

信息整理术

1、扔掉书本,提高信息吸收能力,做到“阅后即焚”,增加书架的剩余空间,让书架新陈代谢,不断增加新信息、新书。平时不爱看书的可以买个大点的书架,就像买了笼子就想养只鸟。

2、写书评或用其他方式分享,做到输入必有有效输出,知识留存率最高的方式是教。

3、对扫描后的书加原创注释,将书籍变成信息数据库。Kindle上的标注功能就很好用,标注过的文字会自动存入我的剪切里,将Kindle连入电脑,打开My Clippings文件夹,方便复制粘贴引用。

4、用印象笔记软件来记录和保存管理笔记。印象笔记是我最常用的个人管理、知识管理的软件,推荐《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这本书,详细说明了印象笔记如何使用,内容很丰富,本篇不过多赘述。

5、用1.5倍的放映速度看电视。大幅提升观看速度,用一半时间看完同样的内容,信息浓度也会随之翻倍。专注于吸收节目信息,准确把握内容的精髓。

6、写邮件时,注意使用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层次分明,层层展开,对于像会议通知中时间、地点等等重要信息,用颜色或粗字体标识。

四. 生活整理术

生活整理术

生活分为衣食住行购,生活整理术的原则是常规化,并且制造一些小惊喜,平平淡淡之外增加仪式感。书中的方法主要如下:

1、购买同种商品,免去挑选的烦恼,降低时间成本,且会越用越顺手,如文具类

2、对于生活易耗品一次性适量囤积,避免大脑在类似琐事上纠结。

3、衣服尽量买优质同款,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很重要,这件事上,扎尔伯格、乔布斯、马云都很极致, 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的烦恼很多女孩子都有,定期做断舍离也很重要。

4、按穿着顺序整理衣服,避免一大早起来纠结要穿什么。

5、建立饮食模式,进行营养管理。管得住嘴,顾得好自己的健康,出来混迟早要还。

6、打扫卫生,提高专注力。杂乱的环境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感觉累的时候,转换频率,打扫下卫生,也可以转变心情。

7、创造家和公司以外的第三场所,比如咖啡飘香的星巴克、书香四溢的书店。

五. 思维整理术

思维整理术

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它却喜欢专注,不受影响。大脑主要对信息有两方面处理:分割、整合。分割是为了迎合大脑喜欢专注的特点。主要方法如下:

1、使用to do list任务清单将目标切分到每天去完成,清晨专注啃三只青蛙中最大的那只青蛙,每天上午以输出为中心开展工作,下午大脑吸收大量的信息,进入混沌状态,可基于上午的思考结果,做一些不需要深思熟虑的工作。

2、不懂的信息直接装入大脑,大脑会在无意识中进行整理,放置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有一天突然恍然大悟。

3、输出信息时,尽量集中精力做一件事,2分钟以内的事情立马处理完,不记录到to do list清单中,避免事后用更多的时间去回忆这件事。

4、闪现的灵感可以用便签或记事本捕捉记录下来,我比较喜欢用evernote记录下来,统一放到一个临时收集信息的文件夹下,在集中输出时,调出来整合,输出后删除这些临时文件,也可使用讯飞语音,提高记录效率。

5、散步时可以整理思维,比如写一篇文章,构思主题、主体结构,将零散的思维按主线整合到一起。

6、睡前输入,睡时大脑中的意识仍在工作,睡醒后或许之前头疼的问题已经想明白了。

7、通过思维导图将零散的信息分组归并,形成信息网络化

8、用四象限图解方法去全面思考问题

9、使用曼陀罗思考方法拓宽思路。

10、通过散步、洗热水澡等等方法放空大脑转换思维模式。

六. 人脉整理术

人脉整理术

扔掉沉睡一年的名片,交换得来的名片要立刻写上交换日期,有空时将名片电子化,并放入专门的分类文件夹;多组织活动,创造机会认识更多人,也让更多人认识你;作为桥梁,介绍朋友互相认识。

生活事情再小,用心去做,也有不少学问,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整理的艺术》:整理有术,做生活黑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jh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