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听书
这几天眼睛干涩,不太舒服,可能是用眼过度,自己尽量少看手机,也没看书,而是选择听书。
前些日子,下载了帆书APP,正好有一个活动,9.9元听21天,觉得很划算,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调成1.5倍速,插上耳机,走路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静静地听书,这感觉真的不错。
只是听过之后,再回想书中讲了什么,只能简单的了解大概,能记住的内容不多。
有一天日更,不知道写啥,想写听书的内容,又没记不住多少,我只好又重新听了一遍,边听边做笔记,才写出来。
开卷有益,听书也有益,如果只是大概了解书籍内容,就不用记录;如果想写点什么,还是一边听书一边记录的效果要好一些。
02.录音频
昨天试着录了一段音频,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录第一遍的时候,有一个字读错了;第二遍的时候,有一个字的平翘舌读错了;第三遍,感觉能好些。回放时,听上去又没什么感情,几遍下来,自己也失去了耐心。
我想,字数这么少,自己还屡屡出错,如果是长篇,说不上又会出现多少错误呢?
没录音频的时候,真不知道自己会出现这些错误。很羡慕那些节目主持人,他们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说一大堆台词也不出错。
术业有专攻,无论从事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知识,都有向人家虚心学习的地方。
03.抄写诗经
昨天抄写诗经《汾沮洳》、《猗嗟》,看到这5个字让我心烦,就认识嗟子,其他几个字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试着盲拼,认为这几个字像是哪个读音,就胡乱输入进去,结果没有找到,然后用手写输入法,才查出来。
汾(焚音)是汾水,水域名。沮(句音)洳(入音)的意思是水边低湿的地方,猗(衣音)嗟是赞叹声。
在认识这几个字的过程中,自己试了好几遍,才查到,所以记忆深刻。如果自己没有上网去查,而是去问别人,可能过一会儿就忘了。
我发现,凡是那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儿,一定是付出了辛苦努力去做,最后才做成的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