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材料
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作者: 乌蒙学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06:34 被阅读135次

    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严阳 

            学校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活动。不少首次“触电”的青年教师在完成了课题申报,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之后,对如何形成文字性的东西,争取同时获得理论方面的成果感到十分迷茫。因此,笔者应邀给这些老师提出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在申报之时应该已经有了主题,但在实际研究的时候可以考虑根据新思考、新认识做必要的调整。

          比如说,如果觉得原有的课题太大,不够微型,难以操作和把控,就可以考虑化大为小,让主题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方便研究的开展。例如《职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研究》,这一课题应涉及两方面的研究,即“职高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职高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而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足够大的主题,需要逐一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若将两者放在一起,会让研究主题变得无限大,同时,也让研究变得相当困难,难以把控。因此,可以考虑将该课题调整为《语文课堂教学中职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或者是《在语文课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如此这般,一分为二,并且在中心语前加入限制成分(限制成分越多,课题所涉范围越小),将所涉范围大大缩小,操作起来将会相对简单许多。

            又比如,《中职生青春“反抗期”疏导策略与个案研究》,若改为《中职生第一“反抗期”疏导策略的个案研究》更容易操作。前者需要对“疏导策略”单独做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个案”处理的情况做必要的介绍,而后者只要以“个案”介绍为主,适当论及“疏导策略”也就可以了。

          二、为微型课题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微型课题不同于一般课题,后者相对正规、严整,更多可能选择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表达方式;而微型课题在形式的选择上可以更为灵活:既可以写成一篇报告或论文,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设计或实录、评课稿、研究日记、调查报告、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研究工作总结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从表达角度来说最为合适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越少为人采用的形式因为“新意”而有可能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为刊物采用。

            重点推介容易被人所忽视,但事实上可能更具可读性与可操作性,例如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教育叙事具有相当的叙事性,以记叙为主兼及议论;教育随笔可以叙事可以议论,无所谓为主为辅,只要讲清你的经历、感受、思考、心得就可以了。

            例如前文中提到的《中职生青春“反抗期”疏导策略与个案研究》就可以选择教育叙事来成文:首先介绍某一个案的主角从“青春”反抗到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变得理性、合作的故事,而后谈谈笔者在他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所采取的疏导策略——教育方法,以及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最后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得出应对中职生第一反抗期问题所应采取的方法。

            又比如,《丰富语文课文化内涵研究》,可以考虑以随笔的方式写作:过去,对“语文”的基本含义有两者解释,一是“语言、文字”,一是“语言、文学”,但在今天,可不可以对“第三种解释”进行探讨——“语言、文化”呢?即便这种说法不能成立,但也还是有相应的道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今天的人们可能距离“文学”越来越远,但毫无疑问,与文化的关系却越来越近,越来越密切。电视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无一不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影响着青少年、中职生。

            再次强调,论文并非只有一种形式,也不是只有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才有价值。比如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而《论语》中涉及教育话题、阐明孔子的教育观的不少篇章就我看来,其形式大概就应该归在今天的“教育叙事”一类中。

            三、思路要新颖,见解要独特

            要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别人所没有的观点和看法。只有新颖的,才会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只有见解独特,属于原创性的、独家的东西,那么,才有意义与推广的价值。怎么知道观点是否新颖、独特?这需要我们平时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充分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新成果;作为应急办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时候,通过上网搜索,看看是否已经发表过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观点,以此来确定选题的价值。这一工作,在申报课题的准备阶段进行,可以避免选题撞车,重复人家已经进行过的劳动,特别是重复人家的观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大家已经有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但进入理论总结的论文写作阶段之后,仍应结合实际研究成果进行甄别,看哪些观点确有新意,哪些不够新颖;对那些不够新颖的与人雷同的观点要舍得割爱。比如说,《职业学校英语学困生的个案研究》(相近的微型课题还有《职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转化学困生的个案研究》《职中生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研究》等),假如我们的观点还是其“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基础薄弱”与“缺乏兴趣”,“有效转化”的关键和方法是加强个别辅导与激发学习兴趣之类,显然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反之,如果能够在上述两大原因之外,发现其他原因,并且这些原因确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同时又找到了有别于前人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才是文章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实践的,一个是理论的。实践的是指通过我们的研究,最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某一具体问题;理论上的则是我们的研究形成了文字,发表了论文。并且,一定意义上来说,前者应该是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因此,如果我们最终无法发表论文,取得理论上的成果,但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那么,可以说有遗憾,但仍有价值、仍有意义、仍应高兴——当然,最好是两个成果都能实现,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能够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探索成果,体现我们的自身价值,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辽宁教育》 2015年第11期 P15-16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微型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j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