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创业过程中“全局观”的理解

对创业过程中“全局观”的理解

作者: 陈桓亘Huangen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3:39 被阅读0次

    全局意识(Holistic View):刻意的个人意识认知升级

    这篇文章中,我尝试去阐述“全局观”对个体在创业过程中重要性的理解。具体而言,我会从a.认知偏见和b.动态共演两个维度来进行梳理。

    其实不管是个体,还是企业,我们在思考其前途和命运的时候,都应该有意识的去持有一种更宽阔、更多元的视角。说得通俗一些,这是对于当下事业/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研判(常说的“大局观”),如若再放大一些站在时间维度来审视则是我们人生价值的终极追问开始(下图是1990年美国NASA旅行者一号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拍摄的宇宙空间图片,图中的那个亮点就是地球)。

    图片来自网络

    我这里引用著名科学家卡尔萨根的一句名言来作为我这个部分的开场白:

    “当你看它,会看到一个小点。就是这里,那就是家园,那就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个人,认识的每个人,听说过的每个人,历史上的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活过了一生。我们物种历史上的所有欢乐和痛苦,千万种言之凿凿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所有狩猎者和采集者,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所有的皇帝和农夫,所有热恋中的年轻人,所有的父母、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者和探索者,所有道德导师,所有腐败的政客,所有 ‘超级明星’,所有 ‘最高领袖’,所有圣徒和罪人——都发生在这颗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上。”

    跳出认知的黑盒子:思维转换(Paradigm shift) 与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

    福特汽车创始人Henry Ford 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我去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只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我们每个人经由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经历,构建起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福特说的这个例子是对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的一个极好案例。回到创业这个话题,如果说创业的本质是抓住市场机会,那么在不同人的眼中,对于什么是市场机会,什么是真实的用户需求的理解也会完全不一样。而对一个问题,现象,各要素之间关系的透彻理解决定了其视野和洞见力,进而影响个体选择赛道的决策(个人的时间精力分配 vs.企业的核心产品服务),这是比选择什么车,谁来开这辆车更重要的能力。其实所谓的战略,就是站在未来看今天;身在庐山也能凌空俯视看清楚路况,再回到自己的车道,就算被大车挡路,你也知道下面终会快起来,不焦虑。

    我们应该理解,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儒家经典《大学》讲“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指的看清事物(概念)及其背后的相互关系。这条逻辑脉络,可能是线性的,但多数情况下都是非线性的,因为一个“系统”所包含的“要素”和“关系”通常会比较复杂 ,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与关系之间交织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黑盒子)。复杂、多维的“系统”并不可怕,有“格物”耐心,和“高屋建瓴”的智慧,刻意提醒自己能跳出那个黑盒子,去寻求各种关系背后的规律,进而不过度纠结具体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而是能从宏观的大趋势来看微观的问题,同时又能从微观的局部问题,来理解大的趋势演进方向。

    在这里,对于批判性思维和认知偏差的强调是必要的。关于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生活中遇到大部分人,都可能有一种什么心理倾向呢?就是我们喜欢那些对我们有利的结论,或者我们能理解,熟悉的观点。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们只能看见他们想看见的东西,人们只能听到他们想听到的东西。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倾向。心理学上我们称为确认性confirmative bias偏见(“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这个例子只是众多认知偏差里面的一种。在这里我不对认知偏差做太多的熬述,消费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行为经济学都有大量的例子。正因为认知偏差,对个体,对群体,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我们更是应该有深沉的责任感和压力,对认知的偏差最后可能带来创业动作的变形怀着极大的敬畏。

    那么如何加强心智,避免认知偏差呢?这其实也是整个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核心,就是个体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人能独立,能尽量客观的思考,可能是他一辈子最应该学习的一门学问了。面对一个观点,我能不能去发现和质疑他的基础假设(这个动作是不是已经下意识的变成了一个思维习惯?这几乎是避开人云亦云,从众心理的先决条件)。批判不等于故意批评挑刺或者抬杠,在对基础假设和观点提出独立观点过后,还要去核查证据准确性、逻辑链条完整性以及其他情况的可能性。但要保证这后面几个动作的准确,他的出发点和初始条件一定是对于概念的定义和分析的准确,这就是我前面花了一些篇幅去讲“格物”的原因。换句话说,事实性知识比技能优先,因为推理、判断等思考过程,是需要调用基本的背景知识的,话句话说,我们在反对死记硬背的同时,应该警惕一杆子打死的一种误区,对于创业中(或者更宽泛一些的社会学中)核心的概念一定就只有死记硬背,并且需要通过给身边的朋友分享的方式,通过讲解的过程给自己讲懂。底层核心概念知道得越多,分析得越透彻,学习新知识就越容易,才越可能凝练出高质量的批判结论。不然就会为了批判而批判,陷入一种“低水平的勤奋”当中。

    总结一下,对于认知偏差的觉察和自知,或许是开启心智升级的第一步,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背后其实说的是现在自己的思维模式泥潭里面,没办法跳出来。有时候,错的不是世界,错的,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在决定创业前,在行动的前端去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人的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去厘清(哪怕是感知)底层核心概念和逻辑的复杂系统威力,进而借力科学批判思维,刻意的进行思维转换和多角度换位思考,这就是改变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1.2 动态共演:万态皆于形成中(Becoming)

    在获得批判思维习惯的一个基础上(这真的很难,需要在自我觉察的基础上配有系统的训练体系),我们必须去主动拥有一种能力,那就是不断丢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新的状态,动态的(四维)看待事物的变化。越是在高速变化的世界,经验越容易失效,未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所有的状态都在不断的形成中,不断的升级和共演,这是未来的常态(凯文.凯利《必然》语)。

    如果我们承认这样一种“变是唯一的不变”的观点,我们思考创业这个过程的时候,就应该不要迷信或者过分依赖于从西方制度和规则上产生出来的模型和理论(它们依然有价值),因为当今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处在高度非线性的时代,我们的创业路径和设计一定不要落后这个时代,要主动拥抱这样一个变化,不假思索的使用西方的创业模型和工具。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系统思维观,中国也从来不缺万物归本的哲学思想,越是这样一个变化的世界,越是要训练系统性思维,拥有全局思维。不管时代和环境怎么变,创造和创新的思维却是不变应万变的。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个体的非线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人与人的差别,究其根本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别。最终伟大的企业和事业一定是建立在“动态是一种本性、动态是我们的内心”的底色之上。我们作为创业者,要去主动带用动态视角看穿时间,去追问一些更“大”和“远”的问题。比如,我们应该问,作为创业者的使命是什么(解决的是什么社会问题)?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面创业者的核心价值体在哪里(是否有深度人性的关怀,例如华为的“人力资本永远大过财务资本的原则”)?这样的价值又应该如何展现(企业社会责任CSR到底是义务还是企业的主要业务)?今天最强大的公司还会强大多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最后,我想到了德鲁克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思考。

    “理论和体系化的知识,只是一种分类和整理,而真正有价值的是对事情的观察。” 彼得.德鲁克

    是的,或许环境变化并不像被强调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个体有没有适应,甚至引领变化,只有理解了变化,才会真正把握事情的本质和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创业过程中“全局观”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l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