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考奋斗史
冲刺高考:高考古代诗歌“炼字题”的考查特点及解答策略

冲刺高考:高考古代诗歌“炼字题”的考查特点及解答策略

作者: 立恒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1:27 被阅读1次

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此话道出了诗歌炼字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诗歌从唐代开始就特别讲究炼字,炼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中国古代的诗论中,中国古代文人的逸事中,充斥着这方面的大量记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鉴赏诗歌中的炼字也就成了诗歌鉴赏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鉴赏诗歌中的炼字也就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应有之意。

下边笔者从5个方面举例谈谈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炼字题及其解答策略,供考生参考。

1、考查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在表情达意、刻画形象上具有生动、形象、准确、鲜明、动态感强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它也就成了古代诗歌炼字时重点推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成了高考炼字题常考的对象之一。如: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

【解答指津】第三联中的“穿”“数”二字均为动词。“穿”是穿行,“数”是数数。评析两字的艺术效果,必须结合两字所在的诗句乃至全诗。就诗句来看,考生在分析时,必须抓住第三联中的“独行”“落叶”“闲坐”“流萤”等意象来思考;就全诗来看,考生在读完这首诗后,必须把握住这首诗的主旨。理解这首诗的主旨,考生可从解读第一句中的“馀思”入手。只要结合全诗对“馀思”二字有所领悟,那么,诗歌的主旨基本上就明朗了。

【参考答案】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2、考查形容词的表达作用

形容词属于修饰词的范畴,诗歌中的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所以,在古代诗歌创作中,炼修饰词常常也就表现为炼形容词。形容词炼得准确、恰当、精要,同样可以使诗歌大放异彩。如: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答指津】这里的“乱”是烦乱,属形容词。题干对“乱”的表达作用作了概括性的提示,即“乱”是诗人“心绪的集中体现”;题干的问题是“全诗是怎样表现”这个“乱”的 ?作答这道题时,考生首先必须顾及题干中的提示,因为这个提示隐含着这样一个信息:“乱”是全诗的诗眼,回答“乱”的表达作用,必须结合全诗的每一联!只有这样,考生对“乱”的分析才是全面的、符号题意的。否则,答案只能是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3、考查副词的表达作用

副词同形容词一样,均属修饰词的范畴,其表达作用在类同于形容词的基础上,又别具风韵。如:

【例3】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答题指津】“又”在这里是个副词,修饰限制“天涯”,表明作者浪迹天涯已不止一次。此题的第一问是就一、二两句的思想感情设的一道题,答好这一问,对回答“又”字的好处帮助极大。因为第一问的答案实质上是第二问答案的语境场,有了这个语境场作支撑,回答第二问就容易得多。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4、考查叠词的表达作用

叠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

【例4】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7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解答指津】解答此类试题的前提是考生对叠音词的表达作用必须清楚。一般而言,叠音词的表达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形式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方面的作用。形式方面的作用通常指叠音词所体现出来的音乐感和韵律美;内容方面的作用通常指叠音词所展现出来的特定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考生在拟写答案时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考。

【参考答案】写出了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5、考查拟声词的表达作用

拟声词的基本表达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6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

【解答指津】解答这类考题的路径同解答考查叠音词的表达作用的路径一样,就是考生在复习时必须对拟声词的表达作用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考生才能从容应对这类考题而不感到慌张。

【参考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冲刺高考:高考古代诗歌“炼字题”的考查特点及解答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li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