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
我没有花时间刷过。不过会在朋友圈、微博和其他的一些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们自己拍的视频。
偶尔身边的人觉得视频好玩(神经病)也会拿给我看。
短短15S的视频,或搞笑、搞怪;或变装、变妆;一段舞、一首歌——总之就是一段表演。无所不用其极,只为吸引住你的眼球。
沉迷者趋之若鹜,厌恶者嗤之以鼻。
不过处在互联网的时代,有流量就是王道,有流量就证明你在行业里的成功。
曾经看到过不少人们对于时下年轻人沉迷抖音的看法,或者说是批判。
不少人认为这就是21世纪的精神鸦片,为害不浅。
朋友圈里也曾经看到这样的说法:
“抖音告诉大家,如果你颜值高、口才好,那么最好不要学习也不要努力养活自己,而是拍一些愚蠢的视频。这是一种能更快获得名声和钱财的方式......”
空虚,不是肾虚
据说,对,仅仅只是据说:刷完抖音之后都会感觉很空虚......
但说实话,真的很空虚!
当然我说的并不是刷抖音。
独自去网吧和同学们连线打LOL后。
去MUSE和同学们嗨完以后(当然这种酒吧我就去过一次)。
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一直觉得,有沉迷是幸福的,毕竟欲望得到了满足。
等到厌倦的时候才是可悲的,因为你需要辛苦地再去找另外的玩物。
因为,世间可沉迷的东西很多,又何止是抖音?
男女的情欲、养眼的肉体、网络的虚拟世界、微信里的朋友圈、蹦迪、广场舞......
而金钱与权利乃至黄赌毒就更不用说了。
我认为只有具有诱惑力的东西才会吸引人。而诱惑与吸引力从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去MUSE的时候我以为所有人都会跟我一样,会沉浸在那样的氛围中——但偏偏就有同学能安静地在沙发上玩手机;
明明我从来就对榴莲没有什么好感,可身边就是有人喜欢它的味道;
有时我会觉得身边男性的口味大概都差不多,却发现大家对女优的喜好就有很大的区别......
毕竟,我是那堆干柴,可你不一定是我要的那团烈火。
我是谁?
其实,除去对黄赌毒这一类违法犯罪。
我们所“沉迷”的偏好不该有高尚和低俗的区别。
因为这只是我们的喜好有所不同,一如佛门“贪、嗔、痴”。难道只有抖音会“荼毒”我们的人生?
沉迷读书——书呆子
沉迷省钱——吝啬鬼
沉迷工作——熬夜猝死
至于古人沉迷功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
所谓的“沉迷”是欲望被满足和慢慢延伸的一个过程。
不知不觉的空虚感是人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对自我认识的逐渐丧失。
人最终的归宿依然是那个与生俱来就存在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里去?但这并不是亟需我们去回答的问题,而是在不断探索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认识自己,找到欲望的临界点。
如此,何愁欲求不满,何怕自离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