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阴沉,偶落雨滴。但并不影响我行走。
送完儿子之后,照例将车子停在发达街上,向南横穿民主广场,直奔五五路而去。今天的行走目的是三八广场。
最近,我有个小目标,想要利用长假期间,将中山区的大小广场,都扫上一遍。
民主广场虽不像中山广场,友好广场那样,周边老建筑众多,栉次鳞比,一看便有厚重底蕴,历史风韵四溢而出。但这里,也有独特别样的岁月沧桑,尤其是锈迹斑驳的电车轨道,向你诉说这里的独特风韵。
民主广场南侧的五五路,是一条双向车道。继续向前,过了人民路,便是鲁迅路,也就离三八广场不远了,那里便是我今天的漫步终点。
人民路向东是港湾广场,向西是中山广场。如此可见,民主广场便是大连中山区比较靠北的一座广场了。
过了人民路,向南行走,进入世纪街。眼前,一座五层老建筑赫然出现在眼前。并没有明显标识,绕过建筑,才知道这座不小五层的红色建筑, 正是大连大学护理学院的后身。
世纪街和福寿街交汇处,老房子不少。打眼看去,应该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步梯入户为主。楼旁的高大槐树,梧桐树,甚至落叶松,都能直抵楼顶,更显此地岁月悠远。
世纪街尽头,便是鲁迅路。这也是一条中山区的主干路。街头,正对着的一排建筑是大连车务段办公区,整体呈青灰色调,底蕴厚重。
沿鲁迅路向西行走,路北侧是大连大学鲁迅路校区,也是铁路卫校和护理学院所在地。节日期间,大门紧闭,但走小边门进去,却另有一番天地。院内靠楼基根处,两块花岗岩铭牌简介赫然入目,原来这里竟是满铁大连图书馆旧地。怪不得,一进这处老建筑一,便有一种独特的书香之气扑面而来,安静之中,自带一份闲适从容的味道。
看时间,没有再向西行走。因为西侧是中山广场,以后去的机会很多。于是,折身回返,沿鲁迅路向东继续前行。
十字路口,看见了新海味饭店。不禁想起了几年前在这里和妻弟吃饭叙旧的情景。那时,疫情已经快要结束。现在,疫情已经消散,但却发现时间似乎过得更快了。那也是自己第一次驾车到这里,记得天还下着雨,更显中山区的冷寂。
三八广场与民主广场相比,几乎又小了一圈。加上广场被电车道一分为二,那可怜的一点绿化带,硬撑在广场南北两侧,目测都不如一座普通小区的园内绿化规模。这样的广场之名,便也就显得华而不实。
老三八商场,友谊医院,应该是这里的地标建筑。
依然沿三八广场逆时针行走。依次经过开封街,朝阳街,这都是两条单行路。
广场太小,出乎我的意料。趁脚下还有力气,于是,决定继续沿着鲁迅路向东,直奔二七广场。
过了三八广场,沿鲁迅路继续向东,抬头便见一座成功大厦。于是,眼前似乎有了新气象。道路两旁,店铺林立,只是都没有特色,都是闭门状态。想着,如果能建成厦门那样的骑楼风格,让行人走在下面,可以避风挡雨,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或许可以让行人多流连一会儿,如此,进店的光顾的机会,也能大增不少。
呵呵,只是这一切都是空想,这里是北方,这里是假日中的冷清城市。
三八广场附近,公交站不少,七路,十一路27路,710路,都从此经过。
大连的广场名字也是很有意思,用数字命名的还真有不少:三八广场,二七广场,五四广场,129广场,五一广场……通俗易记,总比什么沟,什么村,什么屯,要好不少。
二七广场与三八广场类似,但体量上又小了一圈,也同样是被公交车道横切两半,成了两个半圆。广场上的地标建筑是中山电业局,三八小学。
绕到广场南侧,我沿着港湾街继续前行。
学士街附近,有不少老房子掩映在高大的落叶松林之后,庭院深深,自有一番学院风味。
港湾街尽头,便是大连市委大院。庄重低调之气,扑面而来。尽管是假日中,院子里依然有车辆停驻,应该是值班驻守人员。
折返回来,沿着学士街向东,路过一座体育中心,只是已经荒废了。一楼底层,一片破败,碎石玻璃遍地堆放,一片狼藉,让人心生凄凉。这黄金之地,怎么一下子就成了这般模样?
顺着二七广场向下,继续向北行走,看见了温州商品批发城,二七贸易大世界。这些曾经人流如潮的商铺,而今,已是门可罗雀。继续向西,进入北斗街和大众街,这些有着响亮名字的街道,只有行走至此,才会亲眼目睹吧。
继续向北,我将会回到昨天走过的港湾广场。余下的路,便是故地重走了,也是让自己再温习一下脚下的记忆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