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萌雨说:让我们学会在关系中教育

萌雨说:让我们学会在关系中教育

作者: 萌雨 | 来源:发表于2016-10-17 22:25 被阅读0次

    母子之爱的起点:宝贝儿,我看到的是你……

    看见真正的我

    今天整理抽屉,发现我小时候的日记本,随手翻了几页,里面有一页的内容震惊到了我:今天,爸爸的好多朋友来了家里,爸爸非要让我弹钢琴给大家听,在大家的频频点头以及表扬声中,我感觉特别不好,感觉爸爸在和他的朋友炫耀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姬……

    现在看来,这个经历里虽然隐含了俄狄浦斯冲突,但对于当时的我内心本质的感受其实是,爸爸看到的爱的是我吗,是他的女儿吗,还是我让他满意的一切成绩?是我内心对父亲“爱”的不满意。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1、我与你。2、我与他。他说的是,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以及目的的关系就是“”我与你“”的关系。这样的境界太高,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可以去学习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我们的延续,而不是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他”。

    妈咪我也有我自己的界限哟

    看见孩子,接受他清晰的自我界限

    有一次,有个朋友带孩子来我家,我想和他说话,此时男孩子给我说:阿姨,等我把冰激凌吃完,我再听你讲话……过了一会儿,他拍过来说:我现在可以和你说话了……他其实成长的很好,有很清晰的自我界限,但他的母亲却把她批评了一顿以不礼貌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作为父母难以接受孩子清晰的自我界限。一个手机,你想用就用,那是他是一个物体,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我们往往都把孩子也视为物体,视为自己意志的延续。看到孩子可爱就跑过去抱她,想和孩子说话就立刻就说,我们有没有留意孩子的感受,他此刻,是否愿意和大人也就是我们建立关系呢?为什么我们就可以说我要工作别烦我,孩子只能无条件接受了?

    爸,你想我的生命底色是什么

    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

    在一味的吧孩子当做自己意志延续的父母,引导出来的孩子就是不断取悦父母,以关键价值供应者的判断来定自己的价值。这样非常可怕。

    因为若不是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去生活去感受,而是活在外在体系中,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就是物化的。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就是恐惧。这对一生都有影响。

    以我们女性来说,当我们没有性欲时候,通常很难明确拒绝伴侣的要求。即使拒绝,心里也会产生内疚感。这样的感觉,并非通常意义的“自我价值感低”,实际上这个女性也很可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并且自信的女人。问题在于她活在“女性”这个身份里,而不是作为一个女人本身价值存在时,如何能拒绝这种角色身份的最重要功能——性呢?举个难听的比喻,再高档精美的性用品,如果失去了助性的功能,那就毫无价值该被抛弃了。在小时候没有被父母真正看见过得女孩子,在很多方面很优秀,却摆脱不了最根本的恐惧:作为女人,你本身的存在没有价值。

    妈咪,你到底看到我没有

    是“物”,还是“人”,取决于小时候,我们是否被父母饱含深情的看见过。

    我们一路都生活在恐惧中,幼儿园恐惧“不听话就惨了”,上学时恐惧“成绩不好一辈子就没希望了”,工作后恐惧“表现不佳就没前途了”……我们随着物化的车轮打转,一刻不敢停,不敢想象“如果我不具备什么功能价值,会发生什么?”

    我们是具有功能价值的“物”,还是真正存在的人,取决于我们在小时候是否被我们最依赖的父母,饱含深情的看见过。

    妈妈爸爸想一想哟

    和孩子一起在关系中共生

    在我们开始学习麦忒的“在关系中教育”,这一早期父母共生教育体系之前,我们作为父母,父母,首先要停下来想一想

    1、如果剥离所有的功能价值,我们是谁?

    2、我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还是被恐惧驱使而追求的?

    3、如果没有任何标签的自己,比如好儿子,好女儿,好老婆这样类似的……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我爱你宝贝

    看见,是我们对孩子真正的爱的起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萌雨说:让我们学会在关系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yz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