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生外出回来,走到小区门口忽然想到要买豆腐。自行车上放了很多东西,先生一个人进去买,我在外面候着。虽已立春,但依然寒意料峭,刮着冷冷的西北风,扬起一股尘土,我不由得也推门进了那家小超市,边进边说:这风刮的。
老板娘胖胖的,和善,无论什么时候相见,给人的感觉都很舒服。她接过我的话:你可进来呗,外面有风。那语气,如同一家人,暖暖的。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马兰的那些人和事……
毕业分配到马兰,一呆就是十五年,结识的人多了,那就如同自己的第二故乡。
首先想到的是胖婶,胖乎乎的,笑眯眯的。胖婶也是买干菜的,常去她店里买东西。胖婶说话随和,每次见面总是不笑不说话。打交道次数多了,才发现胖婶总是撺掇你要这要那,尤其是那些你不需要的,她总能塞给你,还让你不少掏钱。每每这样,我都不好意思说什么。一旁的胖叔就看不上了,便会把胖婶吵一顿,让她到一边去。胖婶也能面不改色的挪到一边,但下一次还会故伎重演。胖叔就再把她呵斥到一边去。据说胖叔喜欢张作霖,佩服张作霖有骨气,难怪说话既有分寸又有水平,在村里威信挺高的。
作为教师,在村里人眼里就是铁饭碗,吃公家饭的,是正直人,向来做人诚信。记得有一次在街上买了两块钱的黄瓜,我给他二十块钱,卖黄瓜的老大爷没零钱,换不开。我就转身到临街的门市上去换钱。他应该是上过这样的当,不时的向我换钱的门市里瞅,都没心思卖菜了。这是旁边一位大嫂就说话了:你放心吧,人家是老师,别说两块钱,就是二十,人家也给得起。话语中的那种信任让我倍感温暖。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那会,母亲病了,每个周末我都去看母亲,有时天黑还回不来。有一次我没回来,先生也有事出去,只剩下儿子一个人在家。后来才知道,天黑了,儿子沿着学校的围墙走,默默的,一个人……一位大神看见了,就把儿子领到了她家,让儿子吃了晚饭。儿子说他吃了一张煎饼,喝了一碗鸡蛋汤。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吃的可真不少。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儿子已经十六岁了,上大学了……我们全家每每提及此事,依然心存感激,那种温暖,我们会念及一辈子的。
现在搬到县城,总是在回味乡村邻里的那种淳朴。都说城里人门对门户对胡也不来往,可我总觉得周围的人与以前的出奇的相似,人与人之间依然都是那样的淳朴、真诚、信任……这个冬天,因为有你们,不再寒冷:这一辈子,因为有你们,满溢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