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老爷子对自己的要求真是高,我们平常人或许很难做到每天对自己进行三次的复盘,但是走过的路,遇到的过的震撼必定要进行回味,否则,本来有10分的营养或许只能获得3分。
首先,我想先回忆一下进入行动营的初心。进入行动营,我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加强行动力,扪心自问,我的行动力并不差,但是,我没有方向,我不清楚堆积在内心的洪荒之力应该在什么地方释放。我的日常工作和我理想中的工作以及人生价值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因此,我进入行动营试图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我想看看别人一天会是怎样度过的,想找到一个能够安抚迷茫内心的方向。
而如我所愿,猫叔的行动营并没有让我失望,先不说社群的积极向上的气氛,我见到了我想见到的不同可能性,我遇到了平常没办法遇到的行业牛人,我还从各个行业精英的分享中获得了更高效的生活工作法。这22天社群的内容是名副其实的以行动为导向的安排,想着法儿的提醒我们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如何将理论转化成实际行动。
那猫营到底给我带来什么改变呢?
【眼界】
当你太过专注于一个领域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也就无法欣赏到更加多彩的风景。每当这种时候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我进入行动营之前就是这样一个井底之蛙,我以为我所了解的生活就是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实际上,看似相同的人生轨迹,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一样的诠释。同样是相夫教子,我就看到行动营中有的战友陪伴丈夫出国创业,工作忙碌之余还依然想着突破自己,相夫教子有了更多令人敬佩的地方。同样是毕业之后工作,我看见有的战友在依然躁动的年纪努力做着更多的尝试,工作之余参加各种能力培训班,为的只是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
在这里, 我看到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故事,每个人来到行动营的战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家期待,我清晰的感受到了他们的渴望。我被这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引领,让我更加坚定的相信未来在自己手中,一个清晰的未来要靠自己来描绘。
【方向】
什么叫方向呢?方向就像是迷失在漆黑无比的森林,慌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在前方出现的一道光,能够安定你的内心,带你走出困境。我理想中的工作不应该是在冷冰冰的电脑面前进行无休止的加班,我觉得我的工作应该是开放性的,是面朝世界, 是带有欢乐和更多心甘情愿的。我在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能够对生活有更多的认识。当我正苦恼于如何才能进行工作转型,如何找到更加靠近理想工作的时候,行动营出现了,给了我一道光。
首先,它让我认识到不去做,然并卵。很多事情,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知道。我想做更多的接触世界,那我需要英语,但是我还要能养活自己,那我需要一个靠英语能够吃饭的工作,可以考虑做机构内的老师,或者去给外国朋友做中文教育。这就是我的第一步规划。不能说很完备,但是,至少他是一个方向,能够更加接近理想的分向。
【行动】
抱歉,前面大段走的是抽象艺术风,更多的描述了我想干什么,以及为什么想这么做。南哥曾经对我说过:”想清楚要做什么,永远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之所以大篇幅总结要做什么,是为了帮助自己梳理内心真正的想法,我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要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理念,以及这样的理念和想法是否真实可靠。
当确定完目标之后,我还需要具体知道去怎么做。而行动营的干货这时候就顺势而来。我从《书都不会读,还想成功?》的分享中,了解到阅读是一个人提升自我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这本书刚刚好提供了如何去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而从赵周老师的《拆出你的行动力》分享课程中,我了解了一本书中观点如何去转变成行动力,如何通过一个不断的拆书,去找到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我认为评价一个人对一个专业是否了解透彻的重要批判标准,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必定要打造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赵周老师的拆书法是一个很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天天老师《如何链接牛人》分享中,我又了解到首先要有自己的人脉圈,以及如何去打造自己的人脉圈。
每日的打卡内容也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从如何去焦虑,如何提高行动力,如何提高做到快速思考,如何提高记忆力,等等,一系列的可实施的方法,去全面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能够让我更加靠近理想的方法。结合自身去实践,让我感到踏实。
行动营我定了目标,连队最佳,3次朝夕榜,一次当家人,一次分享。3次朝夕榜,一次分享我没能顺利完成,理由是我在行动营的第一周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加班过程,每日平均下班时间是晚上12点。这段日子对外来说是一段煎熬,每天要完成工作的同时,要考虑如何才能顺利完成打卡,完成目标。
也是这样的一个经历,让我明白了目标的定制,要考虑到未来的时间规划,目标太高,会内心焦虑。同时制定完目标之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去完成这些目标,这些都是需要亲自调整和尝试的。
对我而言,行动营是我参加的第一次网络社群,而他并没有让我失望,给了更多,让我体会到了更多,同时,让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让我觉得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我并不孤单。
感谢行动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