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还是大姑娘的时候,天还蒙蒙亮,易安便在卖花人那买得一枝“春欲放”,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 一路上猜测着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惊喜,又害怕丈夫说自己不如花好看,便插在云鬓上,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诗在这里就停了,不知是不是赵明诚说花好人不娇,易安生气了呢?怎么说了,在那个时代,易安真是有些娇纵的嘞!
易安本身家境好,教育好,是个千金大小姐。真是用网络用语来说就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
易安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时恩爱有加,举案齐眉,情投意合。共写了《金石录》,易安与赵明诚文采独领风骚,在那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女诗人是少之又少,像李清照这样优秀的女诗人几乎没有。可见赵明诚的确有眼光啊!
易安与赵明诚赌书泼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然。一句“甘心老是乡矣”便写出他们情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中写到: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典故由此而来。
后来,赵明诚上了战场,兵荒马乱。生命凸显的尤其珍贵。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中保持梅花的气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易安在这个时代的秉性,草有草的顽强,梅有梅的傲骨,而易安有自己的气节。
但,赵明诚在一次战役中不幸身亡。徒要教郎比并看,赌书泼茶,《金石录》等等等美好的时光已失去,但天意如此。
虽然在之前,有离别之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虽然苦苦思念,但毕竟有念想,人还在。可是人已去,等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越来越空虚吧。
李清照又结婚了,但还是不能情投意合,不能恩恩爱爱。李清照提起了申诉。要知道,在那时,女方要离婚,不管是谁的错,女方要先坐三年牢。但李清照心意已决,宁愿在监狱里度过三年,也不愿意与不爱的人勉强自己。
易安朦朦胧胧中,好像有人唤,“易安!易安!”只是幻觉罢了,赵明诚已故,易安无依无靠。但,她多么希望,在自己醒来之际,有人亲切的叫她“易安”。
易安好想忘却赵明诚与他的爱。
你知道吗?我在用尽一生去忘记你,但这实在太难,太难......
既然做不到不回首,不如尝试着去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