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回顾-第十五周(20冬)

教学回顾-第十五周(20冬)

作者: 亮亮很亮 | 来源:发表于2020-12-12 13:30 被阅读0次

    第十五周

    这是书写板块的第3周,也是最后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当中,我们的书写从幼稚期根据根据现实的情况,以及人们的需求逐步走向成型,成熟,汉字有了它的基本形式。

    我们一起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感受。感受,事物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的。在最开初也许它没有什么形,没有什么样子,可是随着逐渐的发展,它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形,越来越有规则、规矩。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

    好的,让我们回到周一,周一我们继续在竹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当中,我们延展开来,会发现汉字不仅仅是具有最早赋予它的记录、记忆性的功能,它还衍生出沟通,传递的功能。

    在沟通和传递功能上,对汉字书写的需求变得要更多更快——在此基础上大量使用文字书写的已经不再是王公贵族,而是实实在在工作的小隶们,官吏们。他们书写出了“云梦睡虎”的几千册竹简,书写处理“里耶”的几十万字竹简。在他们的手中,汉字为了适应竹简(木牍)的植物纤维走向(竖直竹纤维对笔画的阻碍),为了适应更快速大量的书写需求,汉字进入“破圆为方,横平竖直”的时代,由隶书创作的基本笔画,让我们使用至今。

    在这个阶段,啸文老师将他私人珍藏的木牍,赠送给了我们的娃。通过打磨,孩子们去在竹木材质上进行书写。竖条的形状对字形有了很高的要求,物质上界限相对于曾经空白一片的材质上孩子们“想怎么写想怎么放都自由”相比,有了更强的拘束。对字的要求更高。当然孩子们太精益求精,他们已经把粗糙的木牍磨得像玉石,一般光滑细腻,感受不到植物纤维的阻挡。但也足以感受在不同材质上的书写,对汉字的不同要求。

    也正是由于竹木的厚重不便(故事中秦始皇一天要看100多斤的奏章,东方朔写个汉武帝的建言就有3000片竹简……),所以时代召唤一种新的书写材质。“纸”应运而生,它的制作来自于智慧的劳动人民。

    在这个阶段,我将班级分为了两组。一组去讨论书写工具,一组讨论纸的演变,孩子们的工作还是非常有成效的。经过深入的,激烈的探讨,我们发现这些工具都来源于对过往不足的改进。孩子们最后用戏剧、相声、偶戏的方式,呈现他们的总结报告。

    我们也在“纸笔时代”中,尝试着用不同的书写工具,比如羽毛笔,毛笔,铅笔等等,去感受不同的书写工具带来写字上的不同的感受。工具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字形态的构成。

    所有的体验都在感受历史过程当中的创作发明的不易。那些曾经在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感受,很难有更深切的领会。如果我们没有去刻印章,我从来不会理解,原来篆书就是为了适应篆刻而产生的字体。它可以自由的变大变小变长变扁,它的对称性,会让呈现的字特别的美观。所有的现象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是有现实原因。

    在这个板块当中,我们试图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去感受去体验,来理解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产生。所以特别感谢整个班级老师集体给予的支持,隆重感谢啸文老师,从带领孩子们刻甲骨文,到我们做木牍,再到我们制做毛笔,再到我们体验篆刻……全是啸文老师倾情奉献,此外还有我们的艺术老师,青田老师带领他们用泥板去感受其他文明的文字,而媛媛老师则用湿水彩两人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用色彩去体验岩画;赵冬老师带着他们做拓包,拓印龟甲,而手工张南老师为我们准备要用的材料……只有在这些材料准备妥当,老师们带领的基础之上,孩子们的体验才会如此丰富、深入。

    作为整个板块结束的教学反思,在这个板块当中仍然还是有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我们的出游因疫情原因被取消,对实物的参观、纸张生产的感受,没有现实感受。体会不了一张纸从原料开始的制作过程涵盖了多少的智慧,体会不了那么多的来之不易。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而另一个遗憾是在教学上,我发现,如果这些材料是由老师家长做好充足的准备,孩子当然会有非常好的感受和体验,投入程度极高。可是当这些材料需要由孩子自己准备的时候,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我们制作毛笔的时候,希望孩子可以用他们的方式去寻找各种毛发。然而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第1次验收时,有11个孩子未准备,未带来。到了第2次,还有个别孩子没有准备。即使准备的,大部分的孩子也是选择最容易得到的人的头发,并没有尝试选择更多的可能性,思索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全班只有一位同学准备了狗毛,一位准备了猫毛,一位用的是做羊毛画的羊毛。

    参差不齐的材料,态度敷衍的准备,导致的结果也是孩子们的漫不经心。而真正做出毛笔来的,目前只收到胡玥一位同学的成果。

    事后,我反思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也许就不要开始一个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是有着教学目的的,不是孩子们的游戏。如果无法达成,反倒有不好的感受。而同时这也给我提了一个醒,为什么孩子们的自主的意识没有那么的强烈呢?为什么他们不能更多的投入准备呢?这是我们过多的呵护?还是在教育上有失当的地方?

    最后一点反思——在冬天孩子们进入到更深的自我时,我同样也发现他们会特别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他们对他人的代入感还很缺乏,伤害别人却不自知,而对别人的行为又很容易被伤害。也许这确实是现当代独生子女的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可是在教育上还有什么方式呢?

    嗯,记得在和益民老师谈论分数的时候,益民老师特别强调分数的道德感。而我认为分数当中,非常有道德意涵就是异分母加减——你如何去理解别人,如果是能力高者强者,在和弱者相处时,到底该如何做呢?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在我们下个板块的学习过程当中让他们更有所体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回顾-第十五周(20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ie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