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有水库

作者: 枫林晚_77f3 | 来源:发表于2020-10-12 12:25 被阅读0次

    门前有一座水库,叫丹河水库,以前总为这名字困惑,别的水库大多以所在地命名,如冶源水库,嵩山水库,沂山水库等。

    后来听老一辈人说,以前我们村子傍水而居,村前的河就叫丹河,这座水库是以丹河为基础修建的,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原来如此。


    水库始建于1959年10月,次年8月竣工,动用县内12个公社万余名民工,在那个人定胜天的年代,这样的大工程,既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工具,一切全靠肩挑人扛,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却也充分证明了那时人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遥想当时的工地上,红旗招展,热火朝天,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每每思及,自是一番感慨。

    “依山,傍水,福地也”《宅经》中云,风水之说,本就缥缈,福地与否,无从查证,不过打记事起,村里的庄稼从没受过旱情的影响,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不敢说沃野千里,起码旱涝保收是不成问题,南北各有一条水渠总会及时把水库里的蓄水引入田间,让庄稼时时保持旺盛,生命力,“一水护田将绿绕”也就不再只见于诗词中了,这一切,都全赖水库之功。

    晋时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到我就成了“悠然见大坝”了,水库离我家很近,约有三百米左右,大坝上走个熟人,一眼就能认出,如若目力再好些,眉目也可清晰能辨。


    小时候,经常坐在大门口数坝上过往的行人,步行的,骑自行车的,乘拖拉机的,一天下来,不会超过两位数。

    如今,一条高速公路横亘中间,遮住了望向大坝的视线,高速公路上的车川流不息,也绝不是两位数可以记住的,当然,也没有了看大坝的孩子,一切都在改变着。

    水库东西宽,南北窄,“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库深浅姑且不论,龙是绝计没有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灵秀。

    水库大坝的外侧,遍植矮草,每逢春夏两季,远远望去,整个大坝犹如盖上一条绿色的油毡,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散布其间,白的,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点缀着绿色的大坝。

    在没有禁止放牧前,经常有人在上面放羊,放牛,还真有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样子。

    内侧多用平整的大石块砌成,这些石块有大有小,有圆有方,形状不一,但都巧妙的衔接起来,让整个坝面平坦如川,间或有几株顽强的小草探出头来张望。

    如果看得够仔细,还会发现有断碑铺在里面,虽然断碑上的刻字仍然清晰,却很难从上面的只言片语判断出年月了。

    水库的库容算不得很大,但也不是太小。水的颜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晴天时,是清澈的湛蓝色,雨天时,就成了浑浊的土黄色。


    没有风时,水面平滑,波澜不惊,“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最好的写照,披风时,水面被吹起道道皱纹,掀出一个个细小的浪花,前赴后继的向着岸边卷来,轻柔的拍打着岸上的石头,就像安抚怀里哭闹的孩子。

    若是清晨就更美了,晨曦里冉冉升起的太阳,把温柔的光辉撒在水面上,一时波光粼粼,一朵朵浪花如同一条条金色鲤鱼,跳跃着,游动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钓鱼,钓虾,踩蛤喇,当然少不了脱得赤条条的嬉水,还有经常来“追捕”的爹娘,责骂声,求饶声,哄笑声,汇织在一起,竟不觉杂乱,反而生动有趣。


    这里是大人们的休憩场所,夏天里,劳累了一天的男人们,傍晚会来这里泡上一会,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女人们则是瞅个好天气,三两一伙,端着家里的床单被罩来这里浆洗,不时传出的说笑声,引得坝上的行人频频侧目。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门前的水库滋养着丹河流域的土地,不仅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还让人们收获希望,更是给了我童年的欢乐,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家门前有水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mu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