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毛年谱(275):毛泽东为何亲自安排出版《海上述林》?

读毛年谱(275):毛泽东为何亲自安排出版《海上述林》?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22-10-30 07:44 被阅读0次

【读毛年谱(275)】1942年,毛泽东49岁。


1942年7月25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除了讨论晋西北工作,还讨论了出版工作。针对稿件缺少的问题,毛泽东说:

最近经验,少而精的东西还能看而且有益,多了无法看。有富裕的排印时间,可印《鲁迅全集》、《海上述林》、小说、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

《鲁迅全集》不用多说,紧接着的《海上述林》是什么来头,毛泽东亲自点名出版?

《海上述林》是鲁迅亲自编校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的译文集。

早年面见列宁,陈独秀邀请回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

瞿秋白祖上是宜兴望族。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生性淡泊,不治家业,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伯父瞿世琥的接济。辛亥革命后,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停止对瞿世玮一家资助。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

瞿秋白:

1917年春,瞿秋白随堂兄到北京。原本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能录取。后考入外交部“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6月3日上街演讲被捕,6月8日获释。五四运动后,瞿秋白加入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7月6日,在安德莱厅见到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交谈。

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瞿秋白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中国班单独编一班,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彭述之、任弼时、柯庆施、王一飞、肖劲光等。瞿秋白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并担任政治理论课翻译。

1921年5月张太雷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转为正式党员。1922年底,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瞿秋白担任翻译。

受陈独秀邀请,1922年12月21日,瞿秋白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1923年1月13日到北京。

既做教授,也干革命

回国之初,瞿秋白翻译了很多苏联方面的文献资料。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海大学,瞿秋白到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他还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季刊《新青年》的主编,同时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

1923年底,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奔波上海与广州之间,负责处理两党合作问题。

1925年1月起,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同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恽代英、刘少奇等领导了爱国反帝运动。

1927年2月,瞿秋白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二、三次武装起义。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第一天陈独秀做中央报告,第二天瞿秋白便散发《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批评陈独秀以及共产国际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

八七会议后,陈独秀被免职,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继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他主持工作期间,犯了“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

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抵达莫斯科,主持6月份召开的中共六大。之后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两年,实际在国内直接领导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发。1930年,瞿秋白被撤掉团长之职,8月份携妻子回国。

瞿秋白因患有肺结核,在上海养病期间,一直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领导左翼运动,与茅盾、鲁迅结下深厚友谊。

毛泽东惜别瞿秋白

1934年2月5日,瞿秋白离开上海,到达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

红军决定长征后,瞿秋白要求随军长征,但因患肺病,被留在江西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

据张闻天回忆:“瞿秋白同志曾向我要求同走,我表示同情,曾和博古提出,博古反对。”毛泽东积极支持瞿秋白同志参加长征,但也被拒绝。据吴黎平回忆:

“中央局决定不让瞿秋白同志(当时是中央政府教育部长)跟红军走。听了这事以后,我心里很难受。一方面向毛泽东同志说,‘这怎么成?秋白同志这样一个有名的老同志难道能够不管,要他听任命运摆布?’请求毛泽东同志给中央局说说。毛泽东同志说,他很同情秋白同志,他曾说过,但他的话不顶事。”

毛泽东和瞿秋白关系很好。大革命时期,他和瞿秋白是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亲密战友。瞿秋白曾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在王明错误路线统治时期,他俩都遭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

据聂荣臻回忆,当部队即将出发时,他到瑞金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提议一同去看看瞿秋白同志办的一个图书馆。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去看望瞿秋白创办的图书馆,一方面表达了他对瞿秋白同志在中央根据地艰辛开拓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临行前他对战友的惜别之情。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当地反动武装保安团发现,突围不成被捕。当时化名林祺祥,职业是医生。4月初,国民党第八师俘获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成之妻徐氏,供出瞿秋白已在长汀县被俘的情报。

国民党根据徐氏提供的情况,从被俘人员中找到了瞿秋白,又让被俘的、曾当过收发员的叛徒郑大鹏在暗处指认,证实“林祺祥”确系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英年36岁。

鲁迅为瞿秋白搜罗出版遗著

噩耗传到上海,好友鲁迅悲愤填膺,决定联合沈雁冰和郑振铎,一起整理出版烈士遗著。

瞿秋白与鲁迅:

瞿秋白译作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即政治理论、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鲁迅敲定,暂不编校政治理论方面的译文,只限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并且尽可能以作者的手稿为准。 

他和沈雁冰一起确定,书籍左开横排,分上下两卷,说:“译文大约有六十万字,一半是文艺论文,一半是小说、散文等,正好分作两册。为了保持原作的本来面目,我主张一字不改,译名也不作统一,甚至原来的笔误也不改动。” 

1935年10月22日下午,鲁迅开始在家中编校这部文稿,发现译文手稿与出版的印刷品对照,错漏甚多,编校工作困难重重。

如此繁重的任务,让鲁迅片刻不得休息。直到病逝前一个月,他才全部完成此书的编校工作。

尽管付出了极大的劳动,他却轻描淡写地说,这部书稿有“我的精神用在里面”。

1936年10月2日,离鲁迅逝世仅有半个月,呕心沥血编校而成的《海上述林》上卷,在日本印成,邮寄到上海。

此书为25开本,重磅道林纸精印,分上、下两卷,各印500册。封面由鲁迅亲自设计,庄重精美,书名和书脊、封面上的3个拉丁文字母“STR”(即“史铁儿”首字母,瞿秋白笔名),均为鲁迅手迹。

当鲁迅拿到装订样本时,非常高兴,写信给曹靖华说:“曾见样本,颇好,倘其(瞿秋白)生存,见之当亦高兴,而今竟以归土,哀者。”还致函沈雁冰:“皮脊太‘古典的’一些,平装是天鹅绒面,殊漂亮也。”

他又亲自为此书上卷撰写广告:“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其中《写实主义文学论》与《高尔基论文选集》两种,尤为煌煌巨制。此外论说,亦无一不佳,足以益人,足以传世。” 

《海上述林》上卷运抵上海后,因鲁迅的推介,由内山书店代售。店主内山完造先生非常重视,曾用大号毛笔书写广告词,悬挂于门首。据说销售相当火爆,不到一个月,上卷已基本售罄。

鲁迅心中十分欣慰,认为“我把他的作品出版,是一个纪念,也是一个抗议,一个示威……人给杀掉了,作品是不能给杀掉的,也是杀不掉的”。

《海上述林》上卷出版后,鲁迅托冯雪峰带了两本送去延安,将一本皮脊的送给毛主席,一本蓝绒面的送给周总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毛主席就仔细读过这本文艺论著。

遗憾的是,直到临终,鲁迅都未能看到《海上述林》下卷出版。

参考资料

郦千明:鲁迅编校《海上述林》,人民政协报,2016年06月1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毛年谱(275):毛泽东为何亲自安排出版《海上述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obartx.html